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
來自育星教育網的圖片
《kuáng rén rì jì 》


作品名稱 :狂人日記

作品出處 :《吶喊》

作者 :魯迅

創作年代 :20世紀20年代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說

字 數 :約4700字

作者別名 :周樹人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1] 

目錄

內容簡介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2]  2019年4月,以色列獨立文學出版社九條命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特拉維夫大學簽署協議,將在以色列出版魯迅經典作品《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由《紅樓夢》希伯來語版的譯者柯阿米拉教授翻譯 。[3] 

創作背景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這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開始。1916年,《青年雜誌》改名《新青年》,並在次年刊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這兩篇文章轟動了國內文化界,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的檄文。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已產生以文藝來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並付出了許多實際的行動。他在十年前所發表的幾篇文章,如《人之歷史》《文化偏至論》《科學史教篇》和《摩羅詩力說》等,其意旨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基本契合的。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複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作品鑑賞

作品主旨

《狂人日記》整篇作品幾乎都是狂人內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關起來,拒絕家人送來的飯菜,拒絕被醫治,一直勸說周圍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後狂人發現,也許自己就曾在無意中吃過自己妹妹的肉。絕望中的狂人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在小說的開頭「狂人日記序」中寫道:「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狂人病體痊癒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在眾人眼中,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這樣的不同角度和立場,深刻的揭示了病態社會的悲哀。 小說通過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將矛頭直接指向保守的傳統文化。「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對未來社會的幻想和規劃;「我也未必沒有吃過妹子的肉」,這是狂人對自我的評價和反思,也是自己對前途的絕望,充滿了自我懺悔的精神;小說的結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為建立新的社會而進行實踐性的探索。在狂人看來,現實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純潔的,沒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們身上,就只能趕緊救救孩子。《狂人日記》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而且還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 作品中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卻並不是要寫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暗示性、象徵性的人物形象。他身上同時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啟蒙、非啟蒙的特徵,他是被庸人社會宣布為瘋子的覺醒者、受迫害者、見證者和長期受壓抑的戰士形象,是在近現代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覺醒了卻無路可走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典型。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作者通過狂人的內心表白這樣一種角度,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病態,並且在文章末發出了對社會的深切憂慮和期盼。 《狂人日記》這篇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直指中國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同時對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又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作者通過對狂人形象的描寫,尖銳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藝術特色

語言特點 作者對白話的運用,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靜坐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着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它兜肚連腸的吐出。」從這短短的幾十個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動作、有細節,用的都是標準的白話,自然樸實,卻又處處生動形象,充滿意趣。作品中還有一些警句式的詞句,如「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義的深度,都絕不亞於文言文。 魯迅憑藉其深厚的語言功力,成功將外國小說的形式與中國傳統小說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日記體」這樣一種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

創作方法 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主要採用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方法。這表現在作品重視典型環境的描寫、重視細節的真實性、重視人物性格的統一性等方面。讀者在閱讀時,如果把狂人的「錯覺」加以矯正,就可以發現,無論是路人對他的態度,還是何先生對他的診斷,都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現象。而「從盤古開闢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甚至於「去年城裡釘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着血舐」(這個細節後來被作者用於他的另一篇小說《藥》之中),確實是「從來如此」。

表現手法 1.借實行虛,以虛證實。小說選取狂人作為主角是個十分精心的安排。魯迅有意通過「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過狂人在精神錯亂時寫下的譫語,從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進一步揭示了精神領域內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現象作出了驚心動魄的概括和揭露。 2.獨特的心理描寫。變態的心理,混亂的邏輯和虛妄的幻覺等狂人心理的描寫和刻畫。狂人見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種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狀態;狂人由女人罵小孩推導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導出大哥、母親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這是典型的邏輯上的混亂。 3.採用了一些諸如象徵、暗示、變態心理描繪等現代主義手段。第一節:「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暗示黑暗的長久;第二節「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國幾千年不變的傳統文明。而第六節「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象徵整個封建社會的黑暗與兇險。讀者通過作品中的這些關鍵性的詞句所包含的象徵、比喻、暗示的意義,可以體會到作品的實質內容。作者既把狂人寫得完全象一個狂人,而作為體現作者意圖的藝術手段,他使讀者的理解完全超越於這個手段,不僅構思頗見新意,而且結合得又天衣無縫,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4.作品還採用了對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寫成的,它簡潔、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話寫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內涵。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充分顯示了白話文學的表現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襯了狂人日記的思維的混亂。

敘述角度 《狂人日記》是日記體小說,日記體採用第一人稱作為行文的角度。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觀察了他周圍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為此感到不解和憤怒:「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還寫道:「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也會吃盡。」在作品的最後一日記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並具大聲疾呼:「救救孩子……」這些都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寫的。

象徵意義 「「吃人」:封建主義禮教。《狂人日記》是滿紙瘋話,卻是對中國社會的懷疑和拷問。狂人的精神病狀的描寫是逼真的,而他的幾乎所有語言又都是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徵意義則更為突出。「吃人」是魯迅對現實的隱喻,不僅指吃人肉,也指人間苦難的事實和產生苦難的根源。通過象徵和暗示,從作品字裡行間所傳達出的信息中可以發現,狂人實際上是一個站在時代前列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

作品影響

《狂人日記》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文學)創作的基礎;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國現代啟蒙主義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思想史。 《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作者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對封建道德的定義,也是他多年來思考和認識的結果,也是這篇作品最輝煌的成就。  由於毛澤東對於魯迅的極高評價,魯迅作品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負載新體制意識形態的投槍和匕首。《狂人日記》和其他一部分魯迅作品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至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4] 

相關視頻

《魯迅小說集.狂人日記》解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