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地雷战》焦晓雨执导电视剧(第12集)

《地雷战》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焦晓雨执导,吴樾何翯郭昊伦张立于海董姝主演。该剧讲述了赵化龙等爱国人士在日军侵华时灵活巧妙地运用地雷战术抵制日本侵略者的传奇历史故事。该剧于2015年8月3日福建综合频道首播。[1]

目录

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角色介绍

赵化龙 演员 吴樾

海阳村民,阴差阳错下毁掉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后因自身优异突出的表现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后的他从各种战斗中总结经验,制造出一个个叫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场。

汪缜 演员 董姝

汪缜,指导员,受军区指派,协助赵化龙对付日军的化学专家。后被日本鬼子抓住,严刑拷打下仍是不屈服。

赵二壮 演员 柯伯龙

赵化龙发小,从小一起长大,性格憨厚、为人率直,有着叫人心酸的坎坷经历。

幕后花絮

  • 《地雷战》中,吴樾首次出演农民。
  • 吴樾透露,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片场几乎全是真的炸点,而所有炸点他都亲自去完成,不用替身。
  • 该剧拍摄时正值严冬,可谓顶风冒雪,条件极其艰苦。不仅如此,由于剧情需要和导演对艺术的追求,大量危险爆炸戏和武打枪战戏很多,虽然各部门尽力避免事故,但还是难免受伤。
  • 吴樾自从进组后,两个多月期间一天未休,每天拍戏都在12小时候以上。期间因为意外被炸伤后依然坚持拍摄。
  • 《地雷战》一部剧下来用了近千斤炸药,单单“攻陷海阳”一场戏就用了60多公斤炸药。

剧集评价

电视剧版《地雷战》不论从情节内容还是人物情感上对这段传奇历史都有了更丰富的描述和扩充,剧中角色个性鲜明。(南报网评)

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腾讯娱乐评)

该剧凭借“不雷人不做作”的真实抗战,巧妙的情节设计,鲜活的小人物塑造,细腻的感情线与豪放的兄弟情交错融合,勾起了中老年群体对红色经典作品的怀旧感情,同时凭借巧妙的感情设置又非常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将红色作品与当下创作环境进行巧妙的结合。(网易娱乐评)

第12集介绍

赵化龙带领同伴们劫狱,使用自制手雷,炸塌监狱墙壁成功救出首长。一行人离开监狱之前,在各处再次布下许多地雷,在地雷爆炸之时大步流星离开监狱,成功捣毁了曾经关押许多同胞的监狱。

首长回到赵家庄,见到部下小郑,其它同志已经全部遇难,首长悲愤交加,发誓要为遇难的同志报仇血恨。

文大海找到文晓博,将文父重病的消息说了出来,文晓博因为为日军效力,与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好,父亲虽然重病在床,但他没有决定回家,而是拿出几个银洋送给文大海,叮嘱文大海买一些补品给父亲。

赵化龙上门探望文父,事到如今,文父依然不待见赵化龙,要求赵化龙与文晓裳划清界限,赵化龙虽然没读过一天书,但通情达理放弃与文晓裳的爱情,他不希望文晓裳与父亲绝裂。

行志远上门探望文父,他是文父眼中的标准女婿,文父希望他能与文晓裳结为夫妻,文晓裳虽与行志远两小无猜一起长大,但只把行志远当成哥哥,她爱的人是出身低微的赵化龙。

文父借自己患病的机会,要求女儿文晓裳必须嫁给行志远,文晓裳对行志远始终毫无爱意,在父亲的注视下扬长离去。

赵化龙是重情重义之人,不便违背文父的心愿,决定斩断与文晓裳的爱情。文晓裳找到赵化龙,主动示爱。

行志远赶了过来,悲愤交加摸不清文晓裳的心思。在行志远眼中,赵化龙没有读过一天书,大字不识几个,只是一个放羊的小伙毫无作为,文晓裳家境优越,嫁给赵化龙等同于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心中纵有万般不满,但行志远尊重文晓裳的选择,提醒赵化龙不能辜负了文晓裳。在爱情和大义面前,行志远选择后者,没有因为跟赵化龙成了情敌与其反目成仇。

文晓博回家探望患上重病的父亲,跪地不起。他一直在为日本人效劳,丢了文家的脸面,父亲对他失望透顶,涛涛不绝数落了他一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