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圖片來自画园网

吹笛子的少年》(法语Le Joueur de fifre)是法国印象派画家愛德華·馬奈创作于1866年的一幅油画。现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左拉在1866年5月7日發表於《事件報》的一篇藝評說此畫是他最喜愛的作品。[1]

目录

画作内容

该画作描绘了一个皇家卫队年轻的轻骑兵正在吹短笛的场景,画中的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他着一深色呢绒的男式紧身短上衣,其上用白色布带束住一根金色的乐管,下半身着一绛红色裤子,与白色鞋罩相映衬,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他神情专注,谨慎地吹奏着一支木制小笛。整个画面达到了形与色的统一,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2]

创作背景

马奈16岁的时候,曾到一条船上当过见习水手,后来又去投考海军学校,经过一段海洋生活之后,对卫队士兵有着一些特殊的情感。因而在之后学习绘画时,他便对学院派的教条反感。他善于通过现实主义者、探求真理的人的眼睛来认识世界,写生手法亦具有清新、新颖的风格,《吹笛子的少年》就是体现他新颖风格的典型画作。该画作大约是作者从1864年开始创作,并于1866年创作完成。[3]

艺术鉴赏

形象

该画作中作者没有加进任何轶事性成分来塑造形象,服装、短笛配合人物是它的惟一主题。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只有孩子的脸和手有生气,与有点僵硬、看不出细节的侧影形成明显的对照。

色彩

该画作中运用三种基本色调——红色裤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红色裤子两边的黑色边线,与黑色上衣连成一气,红、黑两色间的关系,被马奈以金黄色的衣扣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出来。赭石色的背景,是既无横面又无竖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

技法

该画作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作者彻底取消了画面景深,画内完全没有光照,或者说,全部光照都来自画外,绝对垂直地照射在画面上,在少年背后没有任何空间,不仅没有任何空间,就是他本人也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他着脚的地面几乎空白,只一小块灰色阴影表现背景墙与他着脚之处的差别。少年的面孔也没有留下任何凸起光影,只是鼻子两侧出现两个小凹陷,以表现眉毛眼窝[4]

參考文獻

  1. Cachin, Françoise. 第四章:現代生活畫家—冷漠的氣質. 《馬內:「我畫我看到的!」》. 發現之旅. 53. 李瑞媛/譯. 臺北: 時報文化. 2001年7月16日: 第69頁. ISBN 978-957-13-3426-4 (中文(繁體)‎). 
  2. 吹笛少年 (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画作),藝術百科,文章日期
  3. 吹笛少年 (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画作),藝術百科,文章日期
  4. 吹笛少年 (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画作),藝術百科,文章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