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工程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工程系是依托自己的校办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创办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已建成了全国一流的技能考核基地,形成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本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目录
办学模式
制药工程学院是依托自己的校办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创办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已建成了全国一流的技能考核基地,形成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在校生共1200 多人,成为我国制药工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制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本院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高级职称以上10人,中级职称6人,执业药师10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9人。设有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GMP)、 药品经营与管理(执业药师)五个高职专业。本院教师近年来共完成了国家级火炬计划药品开发课题一项,省级药品开发和新工艺研究课题 7 项,目前正在研究的省级以上课题 8项。还拥有如多多集团、友博药业、乌苏里江药业、龙桂药业、康宝药业、仁合堂药业、长春一王生物等多家省内外企业为支撑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训的需要。本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黑龙江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是中央职业教育[1]生物制药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1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0%。本专业已有六届,共600多名毕业生。 该专业根据黑龙江省生物制药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安排,采用“三阶段渐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生化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等岗位技能,培养诚信、敬业、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创建于2002年,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兼职教师1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0%。本专业已有5届,共400多名毕业生。本专业根据黑龙江省制药行业需求,采取“厂校合一、工学一体”“41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监控、药品流通管理等岗位技能,培养诚信、敬业、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创建于2004年,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1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2%。本专业已有3届,共300多名毕业生。本专业根据黑龙江省制药行业需求,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各剂型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等岗位技能,培养诚信、敬业、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创建于2004年,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1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5%。本专业已有3届,共300多名毕业生。该专业根据黑龙江省制药行业需求,采取“厂校合一、工学一体”“41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进厂原料药、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检测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等岗位技能,培养诚信、敬业、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创建于2003年,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0%。本专业已有四届,共300多名毕业生。 该专业根据黑龙江省北药开发企业需求,采取“厂校合一、工学一体”“411”人才培养模式 [2],使学生掌握中药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等岗位技能,培养诚信、敬业、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渠道
学院设立了专门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推荐毕业生就业。现已与省内各大农业企业、垦区家庭农场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供求关系,还与上海绿色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凤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蒙牛乳业、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公司、深圳潮江春集团、哈尔滨利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思物流、上海华宇物流、哈尔滨四海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华雨制药、牡丹江友博药业、统将电子(惠阳)有限公司、则武香港集团等2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协议,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就业网络,毕业时可以有三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任其选择,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多年来,我院学生一直以质朴诚信、技能突出而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必须提前一年来我校预订毕业生。
合作办学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化,合作办学国际化,校企一体、双元制教学,校农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农工贸全面发展,仿真模拟教学,多种形式办学,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毕业生就业率高等特色和优势,为向更高目标攀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学院面向全国常年招生。
视频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工程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职业教育将推双证书制 中职生也可读研,搜狐,2014-06-26
- ↑ 浅谈人才培养的三大模式,搜狐,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