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锡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锡凌

中文名: 黄锡凌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1959年

职 业: 语言学家


黄锡凌(1908年─1959年),专研粤语的语言学家,以《粤音韵汇》一书闻名。就读于广州的岭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 年出版《粤音韵汇》,1949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学习西方的语言学研究方法。[1]


黄锡凌1949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学习西方的语言学研究方法。1951年到香港,在香港大学出任当时新成立的语言学校首任校长,教授外国人粤语,直至去世,曾为该校撰写两部教科书:Cantonese Conversation Grammar和Intermediate Cantonese Conversation,分别在1963、1967年由香港政府印务局出版。


人物年表

1908年,出生。就读于广州的岭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1年出版《粤音韵汇》。


1949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学习西方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1951年到香港,在香港大学出任当时新成立的语言学校首任校长,教授外国人粤语。


1959年逝世。


学术成果

黄锡凌是专研粤语的语言学家,以《粤音韵汇》一书闻名。曾撰写两部教科书:《Cantonese Conversation Grammar》和《Intermediate Cantonese Conversation》,分别在1963、1967年由香港政府印务局出版。


《粤音韵汇》本书为广州岭南大学学者黄锡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完成的作品。黄氏继承了中国传统音韵学按韵部归类的方法,把粤音分为53个韵部,每一韵部再依声母排列,从而对粤方言的语音作了系统的整理。


黄书采用国际音标法标音,因此,读者即使不谙粤语,亦能准确掌握发音。几十年来,黄书一直被奉为粤语正音的圭臬,对粤音地区一代又一代的中文老师来说,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黄书的旧版不便于查阅,七十年代初范国先生遂按坐标法重行编排,是为今日流行的重排本。到了九十年代中,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电算研究室与范君取得联系,决定把黄书所收之粤音,以电子技术重新处理,制成网页,大大提高了黄书的可用性。标音方面,由于国际音标不利于网上使用,因此有关网页改以香港语言学学会推行的粤言注音方案为标音基准。至于中华书局印行的重排本,由于除了粤音资料外,还收录了黄氏有关粤音的专论和其他附录,因此其参考价值并不可被有关网页取代。


主要著作

《粤音韵汇》是中国首部用国际音标记录、研究粤语的著作,著者是黄锡凌。1941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发行初版,1957年3月中华书局香港分局重印出版。1979年4月重排发行,1981年1月重排本再次重印,至今仍很容易在香港的书局中找到。


《粤音韵汇》全书共117页。正文包括检字索引、范例、粤语韵目表、粤音韵汇检字、广州标准音之研究等内容;卷首有容肇祖撰写的序言,卷末有两个附录:一是《粤音罗马字注音新法建议》,二是本书的英文导论和《书中使用音标说明》(英文)。


《粤音韵汇》以广州音53个韵母为经、19个声母为纬。书中以“国际音标 (宽式)”为注音系统,按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依次排列,同韵的字依声母顺序排列,同韵同声的字再按声调排列。一字多音的则加上简单注解,如在gau下的“校”注“校对”,tsai下的“差”注“差使”。变调、读书音、口语音、今读、旧读以及少数冷僻的字也分别加以注释。


《广州标准音之研究》一章,详细叙述了广州音的有关问题,着力于揭示语音变化的情况及其规律,对于声调的复杂变化和分析尤为透辟。


本书成稿于粤语研究尚处草创的时代,以其记音准确、立论精当、叙述详尽、易查易懂而获得语言学界好评,对几十年来粤音研究影响较大。1996年开始,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人文电算与人文方法研究室粤音电子字典组建立《粤音韵汇》网上版,提供粤音、汉字双向查询,并增加声音系统,使用十分方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