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 (王小波著長篇小說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銅時代》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青銅時代》是作家王小波創作的長篇小說集,是《時代三部曲》之三。 《青銅時代》由《萬壽寺》、《紅拂夜奔》和《尋找無雙》三篇組成,既有迷宮式的格局,也有穿越時空的魅力,小說幽默有趣,又不失理性,通過隱喻性的故事和場景顛覆了傳統的道德神話和政治神話。 [1]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小說界的重寫與戲仿之作中,王小波的《萬壽寺》《紅拂夜奔》《尋找無雙》占有重要的地位。
內容簡介
《萬壽寺》里的薛嵩是位浪漫而落魄的騎士,他遠離長安,到湘西建立屬於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鳳凰寨。
《紅拂夜奔》里的李靖年輕時為了證明自己聰明不斷搞發明,他也在自己的創造中盡享智慧的快樂,卻不料引起皇帝的警惕,學術著作不能公開出版,只好邊畫春宮圖邊把費爾馬定理的證明結果隱藏其中。
《尋找無雙》講述了無數個體參與對歷史的回憶和改編的故事。在文本中,跟隨自己的記憶到宣陽坊尋找無雙的王仙客,在所有人都一致否認陸無雙的存在、或者誤導其思維的情況下,依然決定相信自己、與眾數對決,最終尋找到了自己記憶和信心中的無雙,而在證明無雙存在的同時也復活了人們塵封的記憶。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青銅時代》是一部具有顯著後現代主義特徵的小說集。在這部集子裡王小波借鑑了後現代主義的敘事手法和策略,充分展示了他的敘事才華。《青銅時代》在敘事繁複的程度上達到了前所未有,正如王小波所說的那樣——非繁複無以體現才能。但《青銅時代》的繁複並不令人生厭,其原因就是王小波的寫作有着「趣味性」追求。在文本中到處都有充滿趣味的場景描寫,再加上幽默的語言和匪夷所思的想象,使得《青銅時代》讀起來妙趣橫生。《青銅時代》沿襲了王小波一貫的社會批判主題——反烏托邦、反思想壓制、反對對個人生活的設置,呼喚參差多態的有知有性有趣的生活。[1]
《青銅時代》揚棄了後現代主義的反理性,反本質,削平深度模式,斷裂歷史意識等極端思想。《青銅時代》中主體雖然在古今中變換,但沒有死亡:歷史意識沒有斷裂,而是在和現實的對比中變得更加強烈;語言雜語共生,形式變幻莫測,但都有明確的意義指向,絕不是一堆毫無意義的能指,深度模式依然存在。《青銅時代》在結尾處改變了唐傳奇原作中的大團圓結局,而代之以悲劇性結局,體現了王小波對既定文學成規的反叛、對理想世界追求本身的懷疑。結尾處的虛無主義傾向顯示了《青銅時代》在思想層面的後現代主義特徵。
藝術特色
敘述
《青銅時代》是以中國古代唐朝為背景的三部作品構成的長篇。這組作品
的主人公,是古代的知識分子和傳奇人物。他們作為一群追求個性、熱愛自由、想按自己的價值觀念精神信條生活的人,充滿了強烈的創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當時的權力鬥爭控制和扭曲了心態與行狀、竟將智慧和愛情演變為滑稽鬧劇。作者在這部長篇中,藉助才子佳人、夜半私奔、千里尋情、開創偉業等風華絕代的唐朝秘傳故事,將今伯愛情與唐人傳奇相拼貼,使唐人傳奇現代化,在其中貫注現代情趣,並通過對似水流年的追述,讓歷史藝術相融合,最終確立了對生命終極價值的體認,引出了一種由敘事者隨心所欲地穿行於古今中外的對話體敘述方式。
《青銅時代》採用了歷史和現實兩條線索交叉並敘的方式,歷史故事按着非線性的順序一步步展開。雖然三部小說都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者來描述歷史故事,並且這個敘述者襲用了同一個名字「王二」,但還是可以看到其中敘事視角的逐漸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敘事者同故事之間的關係變化。在這樣一個過程中,王小波處理歷史的視角也逐漸明晰起來。
顛覆創造
無論是場景的描述還是人物的塑造,王小波在創作中都體現了「顛覆傳統,大膽創造」的精神。顛覆傳統則是一改過去人們心目中舊有的形象。洛陽與長安,這是偉大時代的偉大城市;李靖是歷史上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楷模;而紅拂女、虬髯公更是後世江湖風流人物的先驅。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些意象都是正面光明的,而王小波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想象,將讀者放在了一個陌生、黑色的情景中,使得讀者耳目一新;王小波不僅「顛覆」,他還能「大膽創造」。顛覆傳統想象的基礎就是塑造新的人物形象,「敲」與「立」相互輝映,在創造中將顛覆展現出來,於是場景和人物都因變異、錯位而煥然一新了。王小波的大膽創造,人物與其環境的格格不入,對英錐形象的顛覆,反叛傳統,十足的荒撂,以荒誕誇張的形象來對社會現實加以辛辣的嘲諷,達到了「黑色幽默」的藝術效果。
敘述風格
王小波特小說敘述變得更為開放,有高度靈活性和自由度,不再拘泥於傳統小說的敘事框架,打破時序結構。他的小說不是單一線索而是複雜的多線索交叉複式敘述結構,在這種交叉中,使得讀者的思維由正常變得無序,由無序而感受變異,在變異中體驗荒誕,從荒誕中產生愉悅。「幽默」恰恰是錯亂與變異之後給人的新的情緒體驗,在驚異中上升為一種快感。 作者馳騁自己的想象,古今中外自由聯想,任意揮灑,精心構建。改寫了唐傳奇的人物故事,小說的情節主要是由人物活動的場景構成。作者在構寫情節時,為貫徹「黑色幽默」的寫法,不僅改寫和虛構人物的本來面貌,並且將人物活動的時代的場所也一起「荒誕化」了。
作品評價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劉志榮:《青銅時代》裡面的三部小說,表面上是在唐朝,但它們明顯不是歷史小說,它們所有的靈感來源都是現在,而且,他的小說裡邊寫的歷史生活的那種灰暗的基調,與現實生活中的灰暗無餘的調子是相通的,是一致的,像《紅拂夜奔》中李衛公的處境,與數學家王二的處境,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一致的。[2]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年-1997年),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他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
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寫作標榜「智慧」、「自然的人性愛」「有趣」,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師承穆旦(查良錚)。
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年僅45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