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春南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春南湖
来自网易的图片
长春南湖

中文名称 :长春南湖

功 能 :公园休闲、城市生态、蓄水排涝

作 用 :黄龙水库

标志性建筑 :长春纪念碑、南湖大坝、南湖大桥

长春南湖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区西南部。1933年日本侵略者拦蓄第二松花江水系伊通河支流西河沟形成92公顷水面做为城市备用水源地,为小I型水库。解放后在库区建立了南湖公园,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是市内最大的公园,为全国第二大园,仅次于颐和园。

简介介绍

南湖公园水面面积达9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形似哑铃状,东西窄,南北长。公园内湖水清澈,岸柳垂青,曲桥亭谢,鸟语花香,四季分明,胜似江南。如果站在南湖大桥上倚栏北望,眼前便出现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看上去好像盛开在水面上的一簇簇飘动的鲜花。各种回桥亭阁与湖光林色相映成韵,令人留连忘返。

休闲娱乐

暖季,这里垂钓,划船,游泳;冷季,冰灯,滑雪,滑冰。每逢盛夏和初秋,这里都要举办灯会、民俗风情展等各类活动;冰封时节,在白茫茫的湖面上举办的冰雪活动花样繁多。特别是狗爬犁和骆驼爬犁,满载着游人的笑声……是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历史钩沉

有关南湖公园的规划,开始于日本人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日本人设想,根据城市自然环境,降雨量,利用伊通河的几条小支流,筑坝形成人工湖,然后实行分流制排水,即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存贮于人工湖。南湖公园正是基于这种设想,利用了伊通河支流兴隆沟(国内老百姓称为西河沟)上游三条径流的水源,于1937年沿今天的工农大路修筑了这条高10米,长800米的拦河坝,最终形成 了今天这个人工湖。公园中有一座大桥将南湖水域一分为二。60多年前,这里也是一座桥,但不是这种钢筋混浊凝土的拱桥,当时是一座木桥,名字叫垂虹桥。1948年8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对长春的进攻,放火把它烧了。今天这座大桥建成于1979年,它的名字因南湖而得名,故称南湖大桥。沦陷时期,南湖公园便同当时的儿玉公园,大同公园等到其它几个公园构成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在这些公园中,南湖公园的水域面积最大,它不仅具有公园,排水的任用,同时还兼有城市备用水源的功能。从沦陷时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公园北门的入口处胡一块预留地,日本人计划在这个位置建立一座宣战纠集塔,以纪念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1988年,就是这块日本人想建纪念塔的地方,一座长春纪念碑拔地而起。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春南湖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硬质化的道路改变了地表径流源头的涵水环境,湿地干涸、径流断流成为天然排污沟。70年代开运街-延安大路入库径流改为暗管;80年代丁家窝堡支沟填埋接入地下排水管道;本世纪初随着威尼斯花园等小区的建设,解放屯径流也改为暗管。南湖只剩下来自袁家窝堡的西河沟干流一条入库径流、河床日益狭窄、流的全是生活污水。曾经浩瀚的南湖面临污染和干涸的危险。2004年开始,袁家窝堡周边开始改造,新建了多处楼盘。西河沟最上游暗渠化,穿过繁荣路后才露出地面。2005年起每年春季从三水厂像西河沟补充水源150万m³、并禁止周边单位向西河沟排放污水。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城市发展太快、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南湖的水质仍然没有根本改观。

设计者

阎环,1926年3月出生,吉林长春人,曾用名阎哲。1945年于长春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抗战胜利后又于长春大学攻读文学,1949年毕业于国立长白师范学院美术系。先后执教于吉林轻工业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曾任造园艺术设计工程师,"文革"后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为该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吉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长春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擅长透视学研究及工艺美术设计,尤长造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作品有长春南湖公园的四亭桥(南湖风雨四亭)及人民公园正门的建筑造型艺术设计等。著有《工艺美术制图》,发表有论文《论工业美术及设计的现代化》等。[1]

相关视频

长春南湖荷花邀你一同点亮它的美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