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糧城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軍糧城街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東麗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軍糧城的前身是漂榆邑、角飛城。唐朝為防北方奚、契丹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在幽州、薊州駐紮重兵,軍需物資多在此地轉運,故名「軍糧城」(「城」是當時軍隊的一級建制,後逐漸演變成為地名)。1958年設置軍糧城鄉,同年改稱軍糧城公社。後改軍糧城管理區,屬新立村公社。1962年設立軍糧城公社。1984年,撤銷軍糧城鄉,改為軍糧城鎮。2008年,撤銷軍糧城鎮,設立軍糧城街。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軍糧城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行政區劃
軍糧城街道下轄以下地區:
機米廠社區、楊台社區、苗街社區、塘窪社區、農場社區、楊台村、魏王莊村、東封村、苗街村、塘窪村、劉台新村、李家台村、後台村、北旺村、大安村、興農村、永興村、唐山村、民生村、山嶺子村、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和順園社區。
鄉鎮級行政單位
乡,中華人民共和國现行基层行政区划单位,区划层次介于县与村之间。“乡”为县、县级市下的主要行政区划类型之一。中国行政区划史上,“乡”一直为县的行政区划单元,因此现行处同一层次的区划单位归入乡级行政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行政区划制度出现了大的变革。1980年代以后“乡改镇”、“乡改街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乡级行政区划中,乡(包括镇)设有一级人民政府,属于基层政权;乡的行政区划单位为村(含民族村)。但很多乡设有社区,乡的区划单位设置与镇、街道看不出实质性差异。
中国大陆目前的乡级行政区分為兩種,按省级、县级、乡级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划分,属于第三级地方行政单位;按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行政区划制度划分,属于第四级地方行政单位(四级行政区划为近年来的新发展,八二宪法上尚未认可[1])。乡级行政单位类型包括乡(及民族乡)、镇、街道,内蒙古自治区还有苏木和民族苏木。乡(民族乡)、镇、苏木均设有政府,县辖区和街道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另外存在少量特设的准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乡级行政管理区(简称管区或管理区)。
辖区重叠
城市化过程中,常常遇到需要将一个辖区较大的乡镇肢解为若干个辖区较小的街道的情况。此时,常见的做法是,在远离镇中心建成区的地方建立新的街道管理新建的建成区,建成区内原有的乡镇所辖的村落仍由乡镇管理,新建的街道与所属的镇在辖区上高度重叠,常常是所在的乡镇的辖区的子集,但在重叠的辖区内二者均对其中对方管辖的地区只辖不管。因此,在区划的意义下街道是所在乡镇的“一部分”,但在行政区划上二者是互不隶属的行政区。例如,北京市延庆区百泉街道所辖的全部社区以及司家营村、民主村、南辛堡村、莲花池村、东杏园村和姜家台村六个村均由延庆镇和百泉街道共辖,但前者只管理6个村,后者只管理8个社区,二者管辖区相互交织,街村交错。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棚户区改造”使乡镇在与街道共辖区内管理的村落被城市建成区取代,双方可能依照其实际管辖区重新定义各自辖区,乡镇所管理的共辖区域可能被相应的街道吞并,或被移出相应街道的辖区。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的上园村原是东升乡与北下关街道共辖,由东升乡大钟寺行政村管理的自然村,现上园社区已不属东升地区(东升镇)所辖;相反,西王庄和前后八家原是东升乡与学院路街道共辖(除后八家外均由街道所管),现西王庄主要部分(今八家社区南部突起区)及前后八家已不属学院路街道所辖,西王庄东部部分(今西王庄社区)已不属东升地区。
乡级管理区则只管不辖。内地出版的一般的乡级区划图综合管区、辖域和管辖区绘制,避免过度突出管辖区交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