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是一首古诗歌。“诗歌”作为一种古今中外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它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情感和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诗歌“作为最高语言艺术,它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
“ |
瞻礼喜成悲,伤嗟不遇师。矌因修曩劫,火寂掩俱尸。 神光分皎皎,雁塔起巍巍。弘愿无偏傥,从后请不疑。 人天重敬礼,神鬼悉交驰。入海人难睹,腾波世莫窥。 供僧添圣福,称象等毫厘。铁网牵沙岸,金瓯出水湄。 轮王欣却得,将帅尽忘疲。震日国绝大,岐阳地不卑。 累朝曾出现,近代盛修持。万遍磨不磷,千回涅不缁。 任从将火试,几见陷金锤。皓色岂能并,晶光尽总亏。 真身无点黡,圭璧有瑕疵。安福楼前现,天涯海畔知。 懿宗亲礼处,君主见同时。截舌还能语,剜精复旧肥。 石光呈瑞质,木有宝灯仪。塔主重修建,檀那各舍资。 才兴运人力,早已感神祇。一夜风雷吼,五更砂石吹。 不劳人力置,自有圣贤为。海得龙王护,药叉将主司。 圣灯瞻处有,光相应心祈。鼓乐喧天地,幡花海路歧。 秦王偏敬仰,皇后重心慈。礼佛躬亲到,斋僧偏极绥。 教坊呈御制,内外奏宫词。马壮金鞍促,人轻玉勒移。 到来心跃跃,回首意迟迟。睿旨遥瞻礼,皇情雅合规。 只凭香火力,消得国家危。祷祝烽烟息,犹希稼穑滋。 金经雕岂易,宝偈显难思。工匠劳心力,宸聪亦手胝。 众缘沾士庶,万卷放僧尼。芝草生高垄,醴泉清满池。 红霓呈瑞色,白鹤唳嘉奇。真相非生灭,凡情每自欺。 茫茫迷旨趣,劫劫拟何之。达即全无体,玄微只在兹。 纵饶心稍转,又被业追随。愿智应难满,胜绝宁每期。 不言同哽虎,罕遇类盲龟。像法承衣荫,声光以渐衰。 盛筵难际会,逢善莫推辞。学寡渐黄绢,才荒误色丝。 感恩频洒泪,泣讽五言诗。 |
” |
— [唐代]佚名 |
中西方诗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中国的诗歌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儒家文化最看重的是“仁“,儒家重人事、伦理教化,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成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原则下,诗歌的观念取向和诗歌创作的原则,就是要体现“仁”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例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的《生民[1]》、《大明》,还有反映劳动生活的《七月》等,以及反映上层社会欢乐、和谐的燕飨诗《小雅·鹿鸣》等,都是以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为根底,以达到儒家重人事、伦理教化的思想主旨,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使得中国诗歌十分强调诗的教化作用、使用价值。
中国的诗歌也有追求人的精神超脱和回归自然的体现,而影响诗歌创作中有回归自然,追求自然之美的因素就是道家思想。道家文化提倡的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的理想之美,尊崇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正是因为道家的超越精神走向的亦是齐生死、泯物我、一是非。例如李白的诗歌等。对于中国诗人来说,他们不满现实之余,在寻求解脱之时,自然往往成为他们唯一的皈依,因而,中国诗人很少离开人事去穷尽宇宙的本源、精神的本质,而是更多致力于人与社会现实伦理的沟通,人与自然的默契并进行歌颂。
西方的诗歌的文化是建立于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上。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一方面重感情,勇于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另一方面又具有一种彼岸超越意识。这使得西方诗歌一方面在大力弘扬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个人主义精神,渲染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在现实关注中又常常保持一种超越精神,鼓励人要勇于与命运抗争,寻求人的终极拯救,因而代表终极价值的寻求的宗教精神时时贯穿于诗歌之中,使得不少西方诗歌往往有一种在神明之上、勇于抗争的冒险的现实主义精神存在。从《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2]》等,以及华兹华斯、拜伦、雪莱、雨果等的诗歌作品中都体现了追求现世生命价值、勇于冒险等精神。纵容西方诗歌多以揭露封建统治、等级制度的黑暗以及人民生活的贫苦,但其实西方诗歌更偏重于揭示人与自我、人与神的关系。
参考文献
- ↑ 《诗经●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搜狐,2017-03-02
- ↑ 名著导读26|《浮士德》内容简介与赏析,搜狐,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