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罗高菲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俄语 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西方翻译为 Sergej Sergeevič Prokofjev或“Sergei Sergejewitsch Prokofjew”。生于1891年4月23日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953年3月5日莫斯科)是一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曾获“史达林奖”,死后追授“列宁奖”。身为一位能创作好不同作品类型的作曲家,包含了歌剧、交响曲、芭蕾音乐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他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主要作曲家之一[1]

主要作品有7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2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等[2]

生平

普罗高菲夫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农村庄园,父亲为一位农学家;母亲虽出身农奴家庭,但主人家庭曾支柱让她学习过戏剧音乐。普罗高菲夫出生前,他的父母已经失去了两名女儿,这致使他的母亲将生命奉献给了音乐,每年固定到莫斯科或圣彼得堡上两个月的钢琴课。小普罗高菲夫耳濡目染,从小听母亲晚上练习弹奏萧邦贝多芬,到五岁时,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Indian Gallop〉,由母亲记谱,采用F—Lydian调式(一种提高四音的大调调式,如此音阶中都是钢琴白键),因为年轻的作曲家“不情愿与黑键交涉”;虽然只是一首九小节的简单乐曲,但已展现出难得的音乐天赋。此外,在成长的过程中,象棋也是也是陪伴他的主要兴趣。九岁时的他创作人生中第一部歌剧《巨人》,以及序曲及其他作品,如此的音乐天份让母亲很早就决定栽培他做一位音乐家,首先请到作曲家与钢琴家Reinhold Glière(1875—1956)担任老师,奠定他作曲的基本理论,并激发他尝试创作一部交响曲,他也开始在钢琴作品中尝试不和谐和声以及不常见的拍号。

普罗高菲夫13岁时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学习作曲、对位法、配器、钢琴以及指挥,跳级入学的他很难与一般同学相处,常直言不讳与人有摩擦,且他创作上喜欢使用不和谐音,及惯用戏谑突兀的不合理转调方式,让老师对他的作品敬谢不敏,最终以不特别优异的表现结束作曲课程。而此时,父亲的去世让他财务支援终止,所幸他在校外已有作曲家以及钢琴家的名声,并在圣彼得堡当代音乐晚会演奏具冒险性(adventurous)的钢琴作品,让他得以受到引荐。复调音乐的创作让他受到现代派人士的激赏,以及相反的,消极的评价。1911年,在音乐学家及评论家Alexander Ossovsky(1871—1957)的引荐下,他得到了与音乐出版商的合作契约,并于1913年首次出国前往巴黎与伦敦,并第一次接触“俄罗斯芭蕾舞之父”达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1909—1929)的俄派芭雷。隔年,他在音乐学院的学习结束于赢得一场奖励为一台平台钢琴的比赛,其中他所演奏的是就是自己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不久后,他受到达基列夫委托创作芭蕾音乐,起初他由于作品题材“非俄罗斯”而拒绝,后达基列夫重新写出“具有国家色彩”的作品《丑角》(Le Chout , "The Buffoon"),作品也于之后的首演后受到各方赞赏。

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普罗高菲夫返回音乐学院并研究风琴以避免被征兵。191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古典”,属于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同年完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但由于革命的影响,两部作品分别等到1918年及1923年才首演。如此的氛围下,普罗高菲夫认为“此时在俄罗斯,音乐是无用的”,因此于此时到了美国发展。他首先在纽约举行专场音乐会,又得到芝加哥歌剧协会的合作契约,制作他的新歌剧《三橘爱》;这部作品之后可以说是普罗高菲夫的第二个创作阶段。第一个创作阶段为“俄国阶段”:作品以他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虽然此阶段的作品已脱离浪漫主义,但风格上仍遵守调性创作。而《三橘爱》后,普罗高菲夫进入第二个时期“外国阶段”,音乐更加现代、第二主线明确,开始不理会调性;音响聚集猛爆、旋律激昂张裂是此时期作品的特色。然而《三橘爱》的首演受到原音乐总监的病逝延后,造成作曲家陷入财务危机,并于1920年先回到欧洲巴黎,与达基列夫再次合作俄派芭蕾,并接续完成了一些尚未完成的旧作,包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同年,他亲自指挥《三橘爱》的首演,其成功带动达基列夫鼓励他将歌剧的元素带进新的制作内。

1922年,普罗高菲夫曾带著母亲迁居至巴伐利亚(今德国一个邦),他于此创作了歌剧《火焰天使》(The Fiery Angel),并于隔年与西班牙歌手Carolina Codina(1897—1989,艺名Lina Llubera)结婚并迁回巴黎。在巴黎,《第二号交响曲》的首演得到的却是平淡的评价,反而是达基列夫委托创作、描写苏联工业化的芭蕾音乐Le pas d'acier(The Steel Step,钢铁步伐)得到了巴黎观众与评论家的热烈欢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他所创作的《第五号钢琴奏鸣曲》可说是真正显示普罗高菲夫实力的作品,且就在完成后的17年,他都不再写作钢琴奏鸣曲。

1927年,普罗高菲夫首次在苏联巡回演出,《三橘爱》同样叫座;隔年完成的《第三号交响曲》,被“经典老牌指挥”库塞维兹基(Serge Koussevitzky,1874—1951)称赞是继柴可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后》最伟大的作品。于此同时,普罗高菲夫受到基督科学教会(Christian Science)的影响,针对1920年代后的音乐风格,他反对表现主义,而喜欢所谓的“新简约”——比起更多的设计性与复杂性,他相信更多的真诚(he believed more sincere than the "contrivances and complexities")。1929年,达基列夫辞世,《浪子回头》(The Prodigal Son)成为普罗高菲夫与达基列夫合作的最后一部芭蕾舞剧。同年,普罗高菲夫发生车祸,左手的一些肌肉拉伤,直到1930年初才逐渐恢复,得在美国成功巡演演出。

回到苏联定居前的这段时间,普罗高菲夫发现它将自己视为一位作曲家,但在钢琴演奏家的身份中浪费了过多时间,他决定回溯根源,与苏联重新建立连结;1934年,他为苏联电影《基杰少尉》(Lieutenant Kijé)配乐,就是一个例子。1936年,普罗高菲夫带著家人定居回莫斯科,他的新风格开始展露,也从“外国阶段”走向“苏联阶段”。此阶段后的普罗高菲夫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这一信念可在其简化和声,写出鲜明的织体的行动中看出来。他大量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出不但不艰涩而且易懂的音乐。此外他还坚守调性,注重使用复调音乐。他的创作虽因所处时代被官方“社会写实主义”制约,但他还是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创作,包含偶有暗藏反讽的手法。二战期间,他的音乐就更尖锐更辛辣,创作出如“战争奏鸣曲”(第六、第七及第八号钢琴奏鸣曲)这样的作品;也在德国入侵俄罗斯时,让他著手开始创作《战争与和平》。另外由于战争,他与其他的艺术家一起撤离,包含与普罗高菲夫发生婚外情、迫使与前妻分开(然并无实际离婚)的新“妻子”Mira Mendelssohn(1915—1968)。1943年,他来到哈萨克的阿拉木图,于此创作了更多电影音乐以及著名芭蕾舞剧《灰姑娘》;同年,《战争与和平》的终于节选放送,然受到苏联政府对于歌剧的许多“看法”导致多处的修改;1944年,创作《第五号交响曲》,首演时安排与他初回苏联受莫斯科中央儿童剧院所做的儿童交响作品《彼得与狼》以及《“古典”交响曲》一起演出,普罗高菲夫可说是来到作曲家名人的巅峰,然而不久后因长期高血压导致跌倒脑震荡,他被迫接受限制作曲活动的医疗建议。

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莫名其妙来自官方的指责是常有的,如1948年,他被指责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特定作品的禁演影响他的生计。到晚期,普罗高菲夫更进一步简化自己的音乐,多旋律、抒情声调、平淡的隐退和浪漫的音色,反应这位伟大作曲家最终离开人世暧暧含光形象。晚期值得一提的作品,有1949年创作的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为当时二十二岁的罗斯托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所作,甚至规模越来越大,从奏鸣曲扩编为《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Symphony-Concerto),成为如今大提琴与管弦乐团合作的经典里程碑。普罗高菲夫最后一次公开出席演出,是1952年《第七号交响曲》的首演。1953年3月5日,普罗高菲夫去世,巧合的是,他与史达林(1878—1953)同日死亡。

普罗高菲夫从出生那一刻起,一脚踏进的是正处在变革、新旧杂陈的世界.他的作品虽常遭到严厉的批判,但却无损他所追求的艺术价值;他独特、不苟合流俗的作风,开启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也引领现代主义的音乐一路走到了现在。​

视频

(第1~3乐章)普罗高菲夫 - 降B大调第七号钢琴奏鸣曲. 作品Op. 83 /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7 in B flat, Op.8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