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藤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藤编种类及材料:

一、材质:竹、藤、柳叶、月桃、麻。

二、技法:透孔六角编、三角编、十字编、方格编、斜纹编、纹编、螺旋缠绕等。

三、种类:竹藤编背篓、鱼笼、鱼筌;藤编烟草袋、衣笼、滤酒器、笊、盛篮、背带、藤帽;月桃席麻织渔网、背带等。

布农族生活里,藤编是普遍可见的基本能力。许多的生活用品皆来自采集于周边环境,并因应材料的特性加以制作成所需要的工具。 在卓溪乡,现今仍持续藤编的族人已是少数,且年龄层偏高。目前卓溪乡内积极于教授藤编的长者为71岁的余清山老师(vava istasipal),对于藤编技艺的传承不遗馀力。 [1]

枫淑英

在嘎嘎欧岸部落的餐厅,有一整面墙布置精巧细致的编与藤编物品,小至提篮、瓶等日常生活器皿,大至赛夏族传统器具,细看之下令人赞叹其编织技法与配色的巧妙,这些作品全出自于这里的女主人枫淑英之手,而她师承的正是获无数国家奖项殊荣,赛夏族国宝级工艺大师~潘三妹女士。

赛夏族的传统工艺,主要以编和藤编为主,编织的手艺对过去赛夏族族人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求生技能,但随著时代的递嬗,许多旧有编技法渐渐被遗忘,潘三妹回到部落成立蓬莱工作坊,除了把赛夏族图腾与故事融入作品内,亦透过教学致力于推广竹藤编织。

枫淑英说,包括她在内的一群部落妇女,二十多年前即接受潘三妹的指导,学习赛夏传统的藤编织技巧,从基础技法开始,运用十字、方格、斜纹、六角、柳条等技法编成各项生活用品,并改良赛夏族祭典使用的臀铃,师生薪火相传,将这项赛夏传统工艺继续传承下来。

当时她学会用藤表现实用与崇尚自然的赛夏族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逐渐开始尝试著自己创作,可惜后来部落与家庭事务繁忙,无法像潘老师一样走上艺术创作之途,但对编织的喜爱与热情不灭,在嘎嘎欧岸部落展示作品中,就有她加入自创精美编织技法的身影。

现在若有团体至预约部落导览,枫淑英会透过示范教学,亲身带领游客走进赛夏族编织的世界,“看到更多人认识到赛夏藤编文化风采,就觉得很开心。”枫淑英脸庞漾起笑容,从学习者、创作者转型成赛夏编织艺术的推行者,这条路她走得心满意足。 [2]

注意事项

  1. 以手工个别编制而成,实际堆叠会有些许差异。因为使用天然素材,可能会有颜色、形状的差异和素材本身断裂等。也可能会出现素材的碎屑或断裂等,使用时请特别注意。
  2. 注意不要勾到衣物等。
  3. 请不要放入濡湿的衣物或毛巾。以免造成发霉或染色。湿气会导致发霉和恶臭,请收纳在干燥的地方。
  4. 请时常于通风良好的地方阴干。
  5. 堆叠太高可能会倾倒,请特别注意。

视频

阿美族 藤编环

耆老手工编黄藤 延续泰雅传统智慧.mov

藤编环技艺渐失传 花莲妇女开班 20130903 seediq

乌来泰雅爷爷的传统藤编制作教学

台东8旬阿美夫妻 藤编技艺盼传承 20131217

从无到有 藤编材料准备考验真功夫 2019-01-03 Atayal IPCF-TITV 原文会原视族语新闻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花莲县文化局
  2. [2] travelcom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