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萎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萎叶(拉丁学名:Piper betle L.),别名为蒌(lóu)叶、蒌子、大芦子、槟榔蒌等,是胡椒科胡椒属攀援藤本植物。

萎叶枝节生根,稍木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上部叶有时为椭圆形,下面及嫩叶脉上密被腺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核果顶端稍凸,被绒毛;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成柱状、肉质、带红色的果穗;花期5-7月。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地,中国东起中国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本种提取的芳香油为蒟(jǔ)酱油,可作调香原料。东南亚不少民族喜以其叶包石灰与槟榔作咀嚼嗜好品。全株或茎、叶具有祛风散寒、行气化痰、消肿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脚癣[1]

[]

开发前景

⑴由于蒌叶油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兼有帮助消化、防治寄生虫、抗传染病等作用,用作食品添加剂,研制保健食品、开发保健药品,具有可观的商业开发价值。

⑵由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居民也有嚼食槟榔的习俗,对蒌叶的需求量较大,我国蒌叶可望成为出口商品。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蒌叶

别称:蒟酱、青蒟、芦子、大芦子、槟榔蒟、槟榔蒌

二名法:PiperbetleLinn. 蒌叶别名蒟酱、青蒟、芦子、大芦子、槟榔蒟、槟榔蒌。 其来源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以全株或茎、叶入药。全株及茎叶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味辛、微甘,温。

蒌叶在我国古代曾是有名的栽培植物和野生药用植物,产品和植株在民间有特殊的用途,甚至成为商品。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枝稍带木质,直径2.5-5毫米,节上生根。叶纸质至近革质,背面及嫩叶脉上有密细腺点,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上部的有时为椭圆形,长7-15厘米,宽5-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浅心形或上部的有时钝圆,两侧相等至稍不等,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 叶脉7条,最上1对通常对生,少有互生,离基0.7-2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网状脉明显;叶柄长2-5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约为叶柄的1/3。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开花时几与叶片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圆形或近圆形,稀倒卵形,近无柄,盾状,直径1-1.3毫米;雄蕊2枚,花药肾形,2裂,花丝粗,与花药等长或较长。雌花序长3-5厘米,于果期延长,直径约10毫米;花序轴密被毛;苞片与雄花序的相同;子房下部嵌生于肉质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顶端被绒毛;柱头通常4-5,披针形,长约0.6毫米,被绒毛。浆果顶端稍凸,有绒毛,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成一柱状、肉质、带红色的果穗。花期5-7月。

生长环境

攀援于其他植物上。

分布情况

我国东起台湾,经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马达加斯加。

5化学成分编辑从成分上看,蒌叶富含挥发油,内含胡椒酚、蒌叶酚、烯丙基焦性儿茶酚、香荆芥酚、丁香油酚、对一聚伞花素、1,8-桉叶素、丁香油酚甲醚、石竹烯、毕澄茄烯、未定倍半萜等,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苹果酸、草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醛酸等营养成分,每百克含铁25毫克。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蒌叶Piper betle L.,以全株或茎、叶入药。全株及茎叶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化痰,消肿止痒。用于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疮疖、脚癣。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候温外洗,脚癣可浸泡。

【现代药理实验】对麻醉狗,低剂量蒌叶挥发油会产生暂时性血压降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预先应用阿托品后,降压作用仍存在。大剂量则使血压持久下降,呼吸先兴奋而后突然停止。对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心脏,可抑制其收缩力及频率。

其他用途 ⑴该种提取的芳香油为蒟酱油,可作调香原料。东南亚不少民族喜以其叶包古贲灰与槟榔作咀嚼嗜好品。

⑵ 制酒曲。刘歆期《交州记》云:“今蜀人惟取萎叶作酒曲,云香美。”

(3)我国某些地方传统粽子馅佐料。阳江市等一些地方传统粽子制作时,用来包裹猪肉(一般为肥肉或五花肉),然后与绿豆、咸蛋黄等共同充当咸馅料,这样的粽子吃起来不但有蒌叶的清香,更重要的是不会感觉到肉的肥腻,口感非常不错,甚是受欢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