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荷花粥 |
荷花粥是一道常见的中医药膳,是济南著名的小吃。
用大米煮粥,待熟时,将荷叶洗净盖在粥上,用文火焖少许荷叶变淡绿。含有皮素和樨草素等成分,具有清香化痰,清暑宁神作用。《罗氏会药医镜》上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驻颜色”,是镇心益气、驻颜轻身的美容药食佳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荷花粥
- 英文名:Lotus porridge
- 主要食材:荷叶,大米
- 分类:济南菜,鲁菜
- 口味:香甜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营养价值
3 材料制作
4 主要材料
详情
【来源】《饮食治疗指南》
【原料】鲜荷叶一张,大米 60 克。
【制作】用大米煮粥,待熟时,将荷叶洗净盖在粥上,用文火焖少许荷叶变淡绿
【功效】能清暑、散淤血,减肥,宁心益气。 色即可。
【用法】一日服2次,温热服
营养价值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
花粉食用之后还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菜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现介绍几款以飨诸君。
材料制作
取荷花末25g(鲜荷花瓣阴干后研细威末),粳米10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将荷花末加入,再煮2分钟待温热服。此粥具有清暑热,散瘀血,美容养颜之功效。常服本粥能起到驻颜益色,祛病延年的作用。
能清暑、散淤血,减肥,宁心益气。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花粉食用之后还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莱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现介绍几款以飨诸君。
主要材料
1.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以其生长习性命名。
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荷花粥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糊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故宫博物管藏)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件工艺珍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