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
蒼朮(學名:Atractylodes lancea),又名朮、赤朮、茅朮,為菊科蒼朮屬的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70厘米,為常用漢方中藥,用於健脾祛濕,功效近似白朮,但蒼朮更長於燥濕。
分布
分布在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湖南、吉林、河南、山西、浙江、黑龍江、四川、甘肅、湖北、江西、安徽、陝西、遼寧、內蒙古、河北等地,生長於海拔50米至1,900米的地區,多生在灌叢、林下、野生山坡草地或岩縫隙中。
原形態
1.南蒼朮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莖粗大不整齊。莖單一,圓而有縱棱,上部稍有分枝。葉互生,革質而厚;莖下部的葉多為3裂,裂片先端尖,頂端1裂片較大,卵形,基部楔形,無柄而略抱莖;莖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約4厘米,寬1~1.5厘米,無柄,葉緣均有刺狀齒。上面深綠,下面稍帶白粉狀。頭狀花序頂生,直徑約2厘米;總花托無梗,基郎有葉狀及細羽裂多刺苞片;總苞片6~8層,披針形,膜質,背面綠色,邊緣帶紫色,並有細乘毛;花托平坦,花多數,兩性花與單性花多異株;兩性花有多數羽毛狀長冠毛;花冠管狀,白色,有時稍帶紅紫色,先端5裂,裂片線形;花絲分離;子房下位,長柱形,密被白色柔毛,花柱細長,柱頭2裂。單性花一般為雌花,具5枚線狀退化雄蕊,退化雄蕊完全分離,先端略曲卷,其餘部分與兩性花同。瘦果長圓形,長約5毫米,被棕黃色柔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多生于山坡較乾燥處。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河北、山東等地。
2.北蒼朮
又名:山蒼朮、槍頭菜、山刺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肥大,結節狀。葉無柄;莖下部葉匙形,多為3~5羽狀深缺刻,先端鈍,基部楔形而略抱莖;莖上郜葉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3~5羽狀淺裂至不裂,葉緣具硬刺齒。頭狀花序徑1厘米左右;基部葉狀苞披針形,邊緣長櫛齒狀;總苞片多為5~6層;花冠管狀,白色,先端5裂,裂片長卵形;退化雄蕊先端圓,不捲曲。瘦果密生向上的銀白色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長于山坡灌木叢及較乾旱處。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1]
性味經脈
味辛;苦;性溫
歸脾經;胃經;肝經
炮製
1.蒼朮: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
2.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濕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
3.炭制:取蒼朮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內枯黃存,噴水取出;曬乾。
4.鹽制:取蒼朮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鹽水,炒干取出。每蒼朮1斤,加鹽5錢,水適量。
5.蒼朮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乾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2]
性狀
1.南蒼朮
為植物南蒼朮的乾燥根莖,呈類圓柱形,連珠狀,有節,彎曲拘攣,長約3~10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有根痕及短小的鬚根,可見莖殘痕。質堅實,折斷面平坦,黃白色,有明顯的棕紅色油腺散在,習稱硃砂點。斷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黴樣的微細針狀結晶,氣芳香,味微甘而辛苦。以個大、堅實、無毛須、內有硃砂點,切開後斷面起白霜者佳。
主產江蘇、湖北、河南。此外,浙江、安徽、江西亦產。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好,故稱茅術或茅山蒼朮,集散於南京者,亦稱京茅術、京蒼朮。湖北、江西所產,多集散於漢口,故亦稱漢蒼朮。
2.北蒼朮
為植物北蒼朮的乾燥根莖,呈類圓柱形,常分歧或成疙瘩塊狀,不規則彎曲,長約4~10厘米,直徑1.5~3厘米。栓皮多已除去,可見較多圓形莖基或莖痕,或有毛茸狀芽附着,下方有小根脫落痕跡或短的小根附着。表面棕褐色,粗糙。質輕,易折斷,斷面纖維狀,極不平坦。斷面黃白色,有紅黃色或黃色油腺散在,並有明顯的木質纖維束。氣芳香,味微辛苦。以個肥大、堅實、無毛須、氣芳香者為佳。本種較南蒼朮體輕質松,油腺少,切斷面不析出白黴樣結晶,香氣亦較弱。質量較南蒼朮為次。
主產內蒙古、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此外,山東、陝西、甘肅等地亦產。河北各地所產的多集散於天津,故有津蒼朮之稱。[3]
功效
為菊科植物南蒼朮或北蒼朮等的根莖。 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痹,足痿,夜盲。
主治
健脾,燥濕,解郁,辟穢。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痹,足痿,夜盲。[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蒼朮 Cangzh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蒼朮 Cangzhu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蒼朮 Cang Zhu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英文)
- 蒼朮酮 Atractylone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