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舌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舌质
图片来自新湖南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1]正常舌形适中而扁平。观察舌形变化,可测知正气盛衰和病邪性质。察舌质主要是观察舌形、舌态、舌的色泽及荣枯等。

舌质多反映脏腑虚实,舌苔多反映病邪深浅与胃气存亡。[2]

基本介绍

正常的舌体运动自如,柔软灵活,颜色淡红而鲜明润泽,不胖不瘦,不老不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质主要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望舌质,包括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四方面的变化。

舌诊

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察舌质。通常以舌尖候心肺,舌边候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察舌质主要是观察舌形、舌态、舌的色泽及荣枯等。舌质多反映脏腑虚实,舌苔多反映病邪深浅与胃气存亡。亦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 舌神 表现于舌质的荣枯和能否灵活运动方面。舌体运动灵活,色泽红润,有生气,有光彩为有神,说明正气尚盛,虽病也可治。舌体运动迟钝呆板,色泽干枯,无生气,无光泽为无神,说明正气衰竭,预后不良。

舌色

淡白舌

即舌色比正常人浅淡的舌象,又称舌淡。多主虚寒证或气血两虚。淡白舌的舌体较正常肥大,舌面湿润多津,显见浮胖娇嫩,舌边有齿痕,常见于阳虚寒证。如舌体与正常大小相似,或稍瘦小,舌面虽润而并不多津,则见于气血两虚之证。淡白舌按舌色的红、白比例不同,可分为两类: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见有红色,虚证尚轻;若舌色枯白,血色全无,连口唇、齿龈均呈苍白色,则虚证较甚。淡白舌的舌苔一般以白苔为主,亦可见有黄苔,但不会出现光剥无苔的情况。淡白舌的形成,与贫血、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等有关。阳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力量衰减,或生化血液功能减弱,致使血液不能充分运行于舌体而造成淡白舌。淡白舌可见于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肝硬化腹水、癌症等病。

红绛舌

为舌色比正常人深红的舌象。多主热证。舌色鲜红为红舌,舌色绛红为绛舌,绛舌多由红舌发展而来。其舌体一般较为瘦瘪,舌面干燥,伴有裂纹舌、剥苔、无苔等变化,还可见有点刺舌,并可兼见白苔、黄苔、黑苔,但以黄苔居多。红绛舌,色鲜明,舌面有芒刺或红点,干燥起裂,舌苔白而干,或黄糙、焦黑,可见于外感温热病极期,即气营两燔或营分血分证,是为实热。红绛舌,色较暗不鲜明,舌苔较少,或光红无苔,或有裂纹,可见于内伤阴虚津亏证或外感温病后期(下焦病),是为虚热。红绛舌的形成,与高热、脱水、维生素缺乏 、昏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由于阳热亢盛,气血运行迅速,舌体脉络充盈,故舌色鲜红或绛红。红绛舌可见于急性感染、癌症、结核病、肝病、甲亢等疾病。

青紫舌

即舌体局部或全部呈青紫色的舌象。舌色紫红为紫舌,属热;舌色淡紫带青为青舌,属寒。青紫舌而干燥者为热证,青紫舌而湿润者为寒证。全舌青紫,即全舌呈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红绛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淡红中混以青色(青多于紫)。局部舌体青紫,即舌中的一侧或两侧呈现条状或斑状青紫色,或仅在舌边尖呈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点、斑状青紫色(又称瘀斑舌)。舌质绛紫,舌苔黄燥、焦裂,或舌紫肿大起红点,或焦紫起刺如草莓状,多由红绛舌转变而来,为热毒内蕴。全舌淡紫带青、润滑,舌体瘦小,或舌淡紫而兼有两侧条状青紫,多由淡白舌转变而来,为寒邪直中,阴盛阳衰。舌青紫而暗,或舌边色青,或全舌色蓝,或边尖散见点片状瘀点、瘀斑,为瘀血阻络。青紫舌的形成,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缺氧,毛细血管变形等有关,可见于肝胆、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青紫舌多因气血瘀滞而致,气血运行不畅,则使舌体血络青紫。

舌形

舌质纹理异常

粗糙、坚硬、干敛称为舌老,多属实证。细腻、浮胖、娇嫩称为舌嫩,多属虚证。②胖大舌。舌体较正常为大,伸舌满口,由水湿痰饮所致。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为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舌淡红胖大,舌苔黄腻,为湿热痰浊。

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兼淡白舌的为气血两虚,兼红绛舌的为阴虚火旺。④点刺舌。点即鼓起舌面的红色星点,有点称红星舌,因热毒深入血分而致,可见于温热病极期。刺即舌面上出现的软坚及颗粒,高出如刺,摸之棘手,也是温热病热邪亢盛的征象。点、刺的变化,多见于舌边、舌尖。⑤齿痕舌。又称齿印舌。舌边出现牙齿的痕迹,多与胖大舌并见,因脾虚或湿盛所致。

裂纹舌

舌面呈现多少不等、深浅不一的各种形状明显裂沟的舌形。正常人约0.5%有先天性裂纹舌,但无其他症状和异常舌象。裂纹舌多由阴虚、血虚所致,亦可见于脾虚湿盛。裂纹舌也指舌苔的裂纹,多见于外感热病极期。⑦镜面舌(见舌苔)。⑧舌下络脉青紫。将舌尖翘起,舌底隐见舌系带两侧有两条血络。正常时无分支与瘀点,若其青紫曲张、增粗等,大多为气滞血瘀之证。此外尚有许多舌病,亦可通过诊察舌形得知。

舌态

即舌体活动的状态。其主要征象有:①舌强。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活,语言謇涩。其主病是高热伤津,痰浊内阻,或是中风之征。②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多为气血不足,阴液亏损,筋脉失养所致。③舌颤。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颤抖较快的是热盛伤津,动作细微的是气血虚、阳虚。④舌歪。舌体偏于一侧,又称歪斜舌。主中风及其先兆,亦可由痉病而致。⑤吐弄舌体。吐舌为舌体伸出口外,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虚衰。弄舌即舌体微露出口而后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活动不停,见于热盛动风或小儿智力不全。⑥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见于寒邪凝滞、痰浊内阻、热盛动风、气血虚亏四种情况,预后不良。⑦舌纵。舌体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甚而不能收缩。若舌红绛干燥为热痰火盛;若舌淡而润,且麻木不仁者,由气虚而致。

临床上,望舌质以舌色为主,参合考虑舌神之荣枯,舌形舌态之变化。同时,舌质的望诊应与舌苔的望诊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 舌的形态结构及正常舌象微信公众号
  2. 舌质有道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