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背影,中潜藏的人性(王仕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背影,中潜藏的人性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背影,中潜藏的人性》中国当代作家王仕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背影,中潜藏的人性

我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突然顿悟,《背影》中除了深沉的父爱,竟还有这种人性潜藏在里面。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本文里深深的父爱,课下我做了不少功夫,翻看事先准备好的PPT,并在了课本上做笔记,提前备课。围绕“父爱”这一主题,规划好上课的步骤。

在讲解到本文写作背景的时候,我提前将在网上找到的作者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故事,照本宣科的读了一遍,其实同样的内容我早就在办公室读过。我设计是在读完背景资料后,给学生们设置一个具有强烈反差的问题“既然,朱自清和他父亲多年来如此的不和,闹矛盾,为什么还要写《背影》这篇课文来宣扬父爱呢”?以此来贯穿全文,从而引导学生去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进一步顺理成章得出:父亲的“关心”“关怀”、父亲深沉的爱成为了原因,而“背影”就是其中的体现者。

本以为我的设计,上课过程步骤等都符合教材理念。课上着上着,我就开始发现不对劲,我好像忽略其中很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当前对学生们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性”藏在了里面,我必须深挖出来,给他(她)们。我们讲到这篇文章背景中父亲和儿子“不和,有极大的矛盾”,甚至是从小时候没得到老师表扬的文章,通通都会被“父亲”烧掉,可能在那时候就埋下了种子。家庭的发展史中“父亲”是个绝对的权力中心,而“我”必须要服从,这与逐渐接受“新思想”下长大的“我”来说,势同水火!更何况后来两者因为经济、家庭、思想层面上种种的不愉快,最终闹成了明面上的父子、实际上的仇人。

但在《背影》中,却反复体现着父子情深,这又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父亲”送我去车站,买橘子那一刻的关心关怀吗?

我给学生们讲,潜藏的“人性”就在这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主动的去包容一切,甚至是错误,不然那就是既不肯放过他人,也不肯放过自己。正如《背影》中的“我”和“父亲”,家境败落的“父亲”处于事忙也要坚持送我,“我”也由原来的“反感”“排斥”父亲到逐渐释怀,最终思念父亲,从而走向个体的成熟。两个曾有着怨恨的人,并没有揪着过去不放手,都选择原谅和理解对方。所以,后者才专门写《背影》一文,表现父爱。

于是我抓住机会,进一步引导学生说道: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一定非要分出谁对谁错,往往都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最终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别。往往越是亲近的朋友、我们的亲人,一旦有了某些方面的“间隙”,我们越是难以去原谅,去理解他们。相反,恰恰陌生人能够更快的得到我们的谅解。尤其在当今中学生和父母亲之间,往往闹得不可开交。学习了本文过后,我想让同学们都成为最先伸手与父母亲握手言和的那一方。讲到这里,我还给学生们举出了很多类似的例子,顺带教他(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与他人在“破镜”之后更好的“重圆”,看着他(她)们听得入神的样子,我想这一堂课,我们都没有迷失,学生们还有可能悟到了一些。

下课时,我丢给了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何而读书?我给出了我自己的答案: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走出自己的偏执!

留下学生们在教室深思,我拿着书走出了教室

2024年11月26日深夜[1]

作者简介

王仕恩,笔名,莫何,湖北利川人,毕业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目前工作于利川柏杨坝镇柏杨初级中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