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 |
---|
|
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St Margaret's Co-educational English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天主教男女英文直资中小学。此校最早创办于1965年,前称圣玛加利女书院。及后,圣玛加利于2000年向香港政府申请土地兴建新校舍获批,于2003年将圣玛加利葵涌及九龙分校搬到新址并改为男女校,并加设小学部。学校位于香港西九龙深旺道33号,邻近港铁南昌站及凯德苑。此校为英文学校,除了中文,中国历史和生命价值教育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语教授,并有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语言课目修读。
办学宗旨
天主教学校优良传统教育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感之良好公民,令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灵各方面都能不断增值。以装备学生成为廿一世纪所需之人才为目标,自小培养学生自信、自律、自爱、乐于学习及具国际视野。
校徽
圣玛加利校徽由十字架、百合花饰、禾穗组成。
十字架代表圣玛加利以基督精神办学。左上角三个百合花饰代表智、仁、勇三德,见诸中庸及论语。底部禾穗代表努力耕耘后得到丰收之意。
整个校徽意思圣玛加利以基督精神办学,朝儒家智、仁、勇三德的理想,以好学的精神求智,以力行的精神履践仁道,以知耻的精神激发上进的勇气。将此三者作为修身的目的,持志力行,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经验,以求达到儒家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孝不惧的精神。希望师生循此方向奋斗,自强不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使母校能桃李芬芳,为社会培育出栋梁美材。
校训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出处于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 校训的用意是启发学生,使他们都能发扬与生俱来的明德性,自新其德,敦品励行,积学储宝。进而成己成物,将学德贡献出来,造福社会,事事物物都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
传统
代表颜色
圣玛加利的校色为蓝色、银色及红色,但是多数使用银色及红色。以校徽为例,有时会使用银红的板本,有时亦只会用全蓝的板本。校服上亦分别用上蓝银二色。夏季男生的校服是短袖蓝色幼条直纹恤衫,女生的就是白色连身裙配蓝领带。冬天的男生校服是长袖蓝色幼条直纹恤衫配上蓝银红三色斜间校呔,而女生的就是深灰连身裙配上灰色蝴蝶结。另外,中学部的毛衣是深灰色领口位配上银边,而小学部的夏季毛衣则是白色领口配上蓝边及蓝色直纹。这三种代表颜色亦见于校旗中。
宗教活动
圣玛加利非常重视天主教传统,每年开学都会举行开学弥散。主保圣人圣玛加利特的瞻礼日(10月17日)亦会举行宗教仪式纪念。每年四旬期开始的第一日亦会举行圣灰礼。每个上课天,学生都会在早会祈祷,由天主教徒学生带领,颂念天主经及圣母经等经文。
中五及中六毕业典礼
圣玛加利每年中五及中六毕业典礼都会有“燃点烛光仪式”,毕业学生都会走到台中的大蜡烛,从台上用经神父燃点的烛光来燃点自己手上的蜡烛,再整齐排列在台上,由学生代表读出毕业感言。此仪式喻意每位毕业生在圣玛加利多年的教导下,能燃点自己生命的烛光,在毕业后的道路也能发光发亮,前途一片光明。此告别仪式每年举行,使毕业生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和感人场面,是圣玛加利的传统。
校舍
圣玛加利校舍位于西九龙新填海区的深旺道和英华街中,邻近英华书院、凯德苑及海达邨,为后期型设计的中学千禧设计校舍,面积较一般校舍多30%-40%,课室约40多间。另外亦有特别室16间,如现代语言室,舞蹈室,家教室及大礼堂等。户外设施设有两个篮球场,60米全天候跑道,跳远沙池,攀石墙等等。校园休息及活动空间充足,为全港首个包括“自然角温室”之学校。全校安装低噪音分体式冷气,铺设光纤网络及先进资讯科技教育设施。
课室命名
有别于其他学校,圣玛加利以Art kingdom,Music Kingdom,,Home Sweet Home来分别命名美术室,音乐室及家政室。
另外,各科现代语言部有一间现代语言学习室,配备视听系统,学生上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牙文…等课程时需要转换课室。
新翼
圣玛加利小学部自立以来一直与中学部共用校舍,随著学生人数增加,课室不足问题愈趋严重。2012年9月,校方宣布在深旺道闸口兴建一座新教学大楼,大楼包括室内游泳池,多个课室,新音乐室,学生自修室等等。2013年,校方宣布2014年暑假将会开始工程,2016年暑假正式开始工程。现在,新翼大楼已经完工并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