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江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江区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边缘,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绵阳市安州区,北邻绵阳市涪城区,介于北纬31°12'08"至31°26'37",东经104°19'15"至104°42'33"之间,全区幅员面积447.88平方千米 ,是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走廊。

罗江区作为县名起始于唐朝,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19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2017年7月撤县设区,罗江县改为罗江区。罗江区辖10个镇、102个村、25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罗江区常住人口209088人 。

2020年,罗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增长1.6%(预计,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7亿元,增长15.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30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4元,增长10.3%。

罗江区先后荣获"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罗江区旅游景点包括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点将台、换马沟、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倒湾砾石,大霍山佛教文化万佛寺、宝镜寺、南塔寺、李调元故里醒园、云龙山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读书台、奎星阁、景乐宫、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潺庙遗址等旅游景点。截至2018年5月,已创建A级景区2个,白马关AAAA级旅游景区和香山鹭岛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1]

历史沿革

罗江区以江而得名,已有1700多年历史。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晋代,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据宋《方舆胜览》:"罗江,两水相蹙成罗纹,县因以为名。"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

南朝梁天监初(502年),改孱亭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复名万安,兼置万安郡。

隋开皇二年(583年),罢万安郡,仍置万安县。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县为罗江县,隶属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此后1000多年,罗江管辖范围都在金山、罗江、黄鹿一带。

明洪武六年末(1374年),省入绵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罗江县,仍属绵州。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隶属绵州直隶州。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涪江大水,绵州城被洪水冲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请裁撤罗江,迁绵州州治于罗江,绵州旧治改金山驿。嘉庆七年(1802年),迁还绵州治于旧治地,又恢复罗江县。

民国时期罗江县疆域沿袭清代,无甚变动。

1950年,置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隶属之。

19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隶属之。

1984年,撤销德阳县,设立德阳市市中区。

1996年,由原德阳市市中区析置为旌阳区和罗江县。

2017年,罗江县撤县设区。[2]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罗江县辖15个乡镇:罗江镇、万安乡、蟠龙乡、御营乡、文星乡、鄢家乡、新盛乡、回龙乡、金山乡、大井乡、慧觉乡、河清乡、宝林乡、略坪乡、白马关乡,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1952年,从万安镇分置万安乡;从蟠龙乡分置通江乡;从金山乡分置马驰乡和狮子乡。

1959年,河清乡、宝林乡划给安县管辖。

1996年,罗江县辖10个镇(罗江镇、略坪镇、金山镇、鄢家镇、蟠龙镇、德安镇、新盛镇、慧觉镇、御营镇、文星镇),4个乡(大井乡、广福乡、回龙乡、白马关乡),县政府驻罗江镇。

1997年,由罗江镇析置为罗江镇与万安乡。

2000年,罗江县辖14个乡镇:罗江镇鄢家镇金山镇略坪镇御营镇慧觉镇文星镇新盛镇蟠龙镇德安镇回龙镇大井镇广富镇、白马关镇、万安乡。

2006年,将万安乡并入罗江镇,罗江镇更名为万安镇。将大井镇并入金山镇。将广富镇并入略坪镇。将回龙镇并入鄢家镇。将德安镇并入新盛镇。文星镇更名为调元镇。 调整后,罗江县辖10个镇:万安镇、鄢家镇、金山镇、略坪镇、御营镇、慧觉镇、调元镇、新盛镇、蟠龙镇、白马关镇。

2019年,御营镇并入万安镇;慧觉镇并入金山镇;蟠龙镇并入白马关镇。

区划现状

2020年,罗江区辖7个镇、102个村、25个社区,罗江区人民政府驻万安镇景乐北路88号。

25个社区:景乐社区、东升社区、朝圣社区、富乐社区、翰林社区、奎星阁社区、黎明社区、麓峰社区、金雁社区、狮丰社区、斑竹社区、柏云社区、泉水社区、南塔社区、芒江社区、云岭社区、岭南社区、家和社区、大成社区、场镇社区、艾家坝社区、罗汉场社区、凤雏社区、合圣社区、天星社区。[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罗江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边缘,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绵阳市安州区,北邻绵阳市,介于北纬31°12'08"至31°26'37",东经104°19'15"至104°42'33"之间,全区幅员面积447.8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罗江区地势总趋势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西南部白马关镇与蟠龙镇交界的天台山毛儿顶,海拔727米,最低点位于东南部新盛镇乌鱼桥沟谷,海拔477米,相对高差250米。罗江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在500一580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为30米-50米,沟谷宽缓,纵坡小。

罗江区位于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区的西北部边缘,按相对切割深度可分为平坝(I)和低山(II)两大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河谷平坝、浅切割丘状低山、中切割丘状低山和深切割丘状低山四种地貌亚类。

水文

罗江区的江河发源于安县鹿巴山的凯江由北向南纵贯调元镇、罗江区城,流经蟠龙,德阳市旌阳区的通江经中江县、三台县后汇入涪江支流。

气候

罗江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6.7℃;年均降水量813毫米;年无霜期271天;年均日照时数1260小时。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霜冻等。[4]

自然资源

能源

罗江区浅层天然气蕴藏丰富,天然气储量逾10亿立方米;页岩、泥炭、膨润土、建筑用砂、石料、黏土、石材、砂砾等则分布较广。

水资源

垒水河、秀水河、凯江以及都江堰水系灌溉渠(人民渠)流经罗江区境内,日供水能力10万吨,工业生产用水保障有力,三渔水库可满足全县工农用水需求。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罗江区常住总人口21.2万人,其中:万安镇5.5万人,鄢家镇2.5万人,金山镇3.3万人,略坪镇2.3万人,御营镇1万人,慧觉镇0.8万人,调元镇1万人,新盛镇2.5万人,蟠龙镇0.9万人,白马关镇1.1万人。

截至2018年5月,罗江区总人口2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8.63万人,农村居民16.37万人,以汉族人口为主。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罗江区常住人口209088人 。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罗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亿元,比2016年(下同)增长9.7%(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在辖区生产总值中:一产业完成生产总值21亿元,同比增长1%;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64.2亿元,同比增长12.2%;三产业完成生产总值30.6亿元,同比增长63.5%。2017年,罗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万元,同比增长 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万元,同比增长8.3%。

2020年,罗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增长1.6%(预计,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7亿元,增长15.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30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4元,增长10.3%。

第一产业

罗江区农业立足升级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2016年,罗江区建成蜜柚杂柑、贵妃枣、青花椒、优质梨、稻菜轮作、水稻-油菜制种等"六大万亩产业示范园",总面积达12万亩,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个,创建罗江农业品牌5个,发展重点企业31家,新建专合组织70家。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8.8万亩,新(改)建渠系471.8公里,五年粮食总产量63.9万吨。成功创建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区。

2017年,罗江区新增青花椒、柑橘等种植面积6000 亩,新建成优质油菜核心示范区2.6万亩、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1万亩,成功创建鄢家镇(蜜柚)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完成垒水河防洪治理3.2公里,整治农村渠系40公里、堰塘37口,新(改)建提灌站53 处,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4700亩,成功申报都江堰现代化大型灌区试点。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22个。建成天马山、春花秋月省级康养基地2 个,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第二产业

罗江区创建省级经开区,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5家。完成川纤技改升级、迪弗二三期扩建,引进久华信、中航管业、小叶本草等新兴产业。累计技改投资110.3亿元,申报国家专利700余项、创名优品牌4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2016年,罗江区规模以上企业达1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9.2亿元。

2017年,罗江区军民融合企业达到23家,建成四川省中试功能的"双创中心",完成技改投资17.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1个,申报国家专利340项、著名商标3个、知名商标10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 家。2017年,全区规上企业达120家、新增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17亿元,军民融合总产值80亿元。

第三产业

2017年,罗江区实施白马关国家4A级景区提档升级,完成景区节点改造、五丁谷光亮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万佛广场、多功能直升机停机坪等项目建设,白马关镇成功入选首批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融入"大九寨环线"旅游黄金走廊区域联盟,成功举办"两汉三国·秦蜀古道"定向运动城市邀请赛、低空旅游首航仪式、ATV 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成功举办"2017中国·罗江诗歌节"、"2017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暨罗江第十二届贵妃枣采摘节"等特色节会。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项目建成农村电商平台20个,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市场拓展活动,打响"调元牌"、推广"罗江造",餐饮、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 10%。2017年,实现年接待游客372.3万人次,同比增长15.9%,旅游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63.5%。[5]

交通

罗江区是成德绵经济带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作为距离绵阳最近的县级城市不但能受益于德阳市的快速发展更能共享绵阳市的优势资源。东西南北均可辐射超大城市。

罗江区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经济带核心地段,属于成都平原城市群的次级都市圈,都市圈内通勤时间小于半小时。南距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21公里,省会成都72公里;北邻中国科技城绵阳19公里;距川西北最大生产资料交易仓储集散区--皂角铺·梅家沟综合物流园仅15分钟车程。辐射成德绵2400万人口消费市场,向东可辐射重庆、湖南、湖北,向北可辐射大西北,向南紧联成都,辐射云南、贵州、广西。

公路:成绵高速公路(京昆高速)、成绵高速公路复线、108国道、旌江、天星两条快速干线、成都第三绕城高速等交通大动脉横贯全境。

铁路:宝成铁路、西成高速铁路均在罗江设有站点。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6年12月,罗江区现有学校66所,其中幼儿园31所(包括2所公办园、15所民办园、14所学校附属幼儿园),小学17所(包括县城小学3所、乡镇小学14所,村小学5所),初中6所(包括县城初中1所、乡镇初中5所),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德阳通用电子科技学校、罗江职高)、高校1所(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中心1所。现有在校学生41430人。罗江区中、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承接10所高校,承载10万师生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初具规模。园区现有四川工业科技学校、西南财大天府学院2所本科职业院校,四川通用电子科技学校1所中职院校。

截至2016年,罗江区工科院成功升为二本院校,西财天府学院一期工程加快建设。中德汽修学院、四川宝马学院等高校实现联合办学。职教园区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在校师生近3万人。

文体

2016年,罗江区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近9000余人次,其中图书外借5100余人次,流通书刊50500余册,订阅报刊200多种,收集地方文献30册,免费办理读者阅览证395个。

2016年末,罗江区有广播电台1座,节目1套,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电视转播台2座,节目2套,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2016年,文化馆开设免费声乐培训班"潺亭之声"合唱团参加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合唱艺术节和"唱响国家大剧院"合唱之星邀请赛,原创作品《云朵上的姑娘会绣花》、《相思泸沽湖》两首歌曲在全国22个省市48支队伍中一举荣获了明星金奖、群星金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指挥奖4项大奖。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12月,罗江区在职在编卫生技术人员823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177人,大专生468人。具有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154人,初级职称338人。编制床位800张。医疗卫生机构198个,其中,区直属医疗卫计机构5个(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计生中心、区疾控中心、区卫计监督执法大队),镇(中心)卫生院10个,民营医院2所,个体诊所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卫生站109个。区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保健院(罗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城建环保

截至2016年12月,罗江区建成安平大道东段、秋水伊人路等城市基础设施。按照"一街一树一景"模式,完成万安大道、景乐南路等城市改造升级项目;新建翰林公园、天台湖公园,实施倒湾古镇、五丁谷改造升级,新建五美寨新村聚居点,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2个。组建乡镇城管执法中队,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完成罗中路、罗绵路等重要城乡干线改造,改建农村道路340.5公里。造林5.61万亩,林木覆盖率提升至39.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罗江模式"全省推广。成功创建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和4个"环境优美示范镇"、44个"环境优美示范村"。整治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利森水泥厂降氮脱硝工程,关停环境污染企业4家。

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12月,建成保障性住房4199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79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137个,帮扶9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1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7.6%、99.1%。[6]

历史文化

诗歌节

中国罗江诗歌节,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 、四川省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社 、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 、中共罗江区委 、罗江区人民政府创立于2006年3月 。定为每两年一届,时间为逢双年的国历3月中下旬 。

2006中国·罗江诗歌节历时4天,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晓峰 、省政协副主席杨海清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 、《诗刊》杂志社主编叶延滨 、《星星》诗刊主编梁平以及国内著名诗人 、作家 、表演艺术家苏叔阳 、牛汉 、舒婷 、白航 、瞿弦和等100余人出席 。期间,举办了诗歌节开幕式暨诗歌朗诵音乐会 、诗歌朗诵比赛 、"诗歌的现实关注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 、"相约罗江"诗人座谈会 、中国罗江诗歌博物馆签字仪式 、"印象罗江"诗歌创作采风等系列活动 。

2008中国罗江诗歌节以"诗意新农村"位主题 。国家文化部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四川省政府 、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作家协会等的领导及海内外著名诗人200多人出席 。期间,举办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 、诗歌朗诵比赛 、"影子"专场演出 、中国·罗江现代诗歌博物馆落成典礼 、作家诗人论坛、"诗意新农村"创作采风等活动 。

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是继2006年、2008年后罗江区举办的第三届诗歌节。开幕式上还对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进行了颁奖。代表罗江参加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的杨俊富与其余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诗人分获殊荣。

"诗意古道·美丽罗江"2013中国·罗江诗歌节于2013年3月18日至20日举行。会上,举行了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颁奖。来自四川省内的优秀诗人,其所创作的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组委会专家评审的一直认同。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出生1990年,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属于典型的新生代诗人。

2015中国罗江诗歌节是第五届诗歌节,于2015年6月17日-18日举行,主题为"记住乡愁 美丽罗江"。

鄢家鸽子会

罗江区鄢家镇鸽子会,是四川历史悠久、主题鲜明的鸽子盛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行。届时方圆百里,四面八方的鸽友都会带着鸽子,汇聚鄢家岭上,欢度爱鸽的节日。[7]

历史渊源

相传在三国时期,刘备率军攻蜀,到了涪关(今绵阳)与军师庞统兵分两路攻打雒城(今广汉),兵马途经距鹿头山(今白马关)约二十里的鄢家岭上,见前方山势险恶,树竹阴森,荆棘遍地。庞统心疑,怕有伏兵,便在岭上百姓家借得二羽信鸽,并与刘备换白马前行。庞统兵到鹿头关南山坡(落凤坡),果遇蜀将张任伏兵,立时,箭矢如雨,将士遭受两面夹击,蜀兵知刘备贯乘白马,于是倾尽全力射杀,将士尽皆死亡,庞统身中数箭,在咽气之前拔出血箭,写下战况,由信鸽很快将情报传给刘备,刘备及时调整了进攻策略。刘备为感念庞统信鸽传书之功,便赐与养鸽人银两,并封这对信鸽为"凤凰"之美称,而"凤凰"也谐"凤雏"之意,正是庞统的字号。

后来岭上的人们为怀念庞统便家家养鸽,人人爱鸽,把鸽子视为"凤雏",奉为天神。再后来人们在鄢家岭上修建了"凤凰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凤凰寺"逢会,赶庙会、放信鸽、看大戏、求吉祥、修闲娱乐成了远近闻名的一种时尚。更有神话和传说:一说凡是赶了鸽子会的鸽子不生病、不发瘟;二是无论天旱多久,凡逢鸽子会天就下雨,说是天公挥泪悼"凤雏"。

罗汉寺童子会

罗江区新盛镇(原德安镇)罗汉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罗汉寺住持于寺东百步溪上筑石拱桥名罗汉桥。

嘉庆年间起,罗汉寺信众创办了"三月三童子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这天,来自方圆百里的万余民众手牵孩童来寺中过"童子会",旨在许愿祈福,求佛赐子 。此习俗沿袭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且从未中断 。

地方特产

罗江区作为省级文化名城,三国文化重要区域。有着很多著名的特产。

贵妃枣:传为唐天宝年间,玄宗避"安史之乱"、杨贵妃到罗江宝峰寺匿名避难时所携宫女吃枣遗核传入。因其调理元气之功效,罗江才子李调元罢官归乡,尝之赞其味美色鲜,故名。枣色泽鲜亮,汁多香浓,脆甜爽口,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药用价值高,能健胃养脾,生津润肺,养颜益气,是人体保健之佳品。

罗江花生:罗江花生是四川地方特色休闲食品,其制法独特,已有几十年生产历史。

罗江豆鸡:罗江豆鸡是罗江区的地方特色食品,以黄豆为原材料,经手工传统工艺制成的豆制品。

罗江青椒:罗江青椒又名川椒,为四川罗江传统地方特色食品。精选本地深秋采摘的青椒,采用道家和民间配方,加酱油、冰糖、植物油、料酒、花椒等多种佐料,用传统的泡菜坛装入达数月后制而成的。

鄢家香柚:果大形美,色泽鲜艳,肉质色洁如玉,多汁柔软,清甜微酸,果实富含钙、镁、磷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之功用,有降压舒心,祛痰润肺、消食醒酒的功效。[8]

风景名胜

综述

罗江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罗江区旅游景点有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点将台、换马沟、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倒湾砾石,大霍山佛教文化万佛寺、宝镜寺、南塔寺、李调元故里醒园、云龙山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读书台、奎星阁、景乐宫、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潺庙遗址等旅游景点。截至2018年5月,已建成白马关AAAA级旅游景区和香山鹭岛AAA级旅游景区。

李调元纪念馆

李调元纪念馆位于罗江区城东玉京山,罗江著名八景之景乐梵钟即于此。唐建有真明寺,唐玄宗幸蜀曾宿此。宋易释为道,改景乐宫。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国立六中四分校曾设于此,旧址尚在。今辟为李调元纪念馆。

鹡鸰寺

鹡鸰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北十五公里的调元镇,观音场北2公里。始建于康熙,现存主体为嘉庆时所建,主体建筑有大殿、奎星殿、土地庙、吟书亭,因其远远看上去犹如一只鹡鸰鸟从金顶山脉南边突然西向,凸入泞江而得名。1994年维修大殿。新建魁星殿、吟书亭、游览道、厢房、彩绘壁画等,1995年底正式开放。1997年完善了山门和围墙建设。2006年3月诗歌节期间曾于此实景演出川歌剧《文豪还乡》受到来自全国各地诗人好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醒园

醒园位于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北调元镇,清乾隆八年(1743年),罗江进士李化楠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化楠之子李调元两度扩建。醒园是调元人民为纪念先贤,于一九九二年,由调元镇人民政府于垒水河畔重建而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醒园,现有临江阁、坐花阁、大观台、洗墨池、半亩地、清溪草堂、木香亭等,建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石雕像两尊,设文物陈列廊、史料展览厅、调元诗碑廊,使之成为集文物保护、文史展览、文史研究、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香山鹭岛风景区

香山鹭岛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是罗江区首家A级景区,位于罗江区金山镇场口108国道绵阳方向1公里处,距成都一个小时车程,距德阳半个小时车程,距绵阳仅九公里,108国道、京昆高速,和景区擦肩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成德绵交通要塞。景区占地面积2600亩,拥有各类珍贵乔木18000余株,常绿花草面积40万平方米。分为六片功能区,一个入口游客服务中心,一条金牛古道文化轴,一块生态植被培育带,一处香山美湖休闲区,一处鹭岛春天养生区和一处露天梦幻温泉区。景区现有总资产约4.5亿元,占地2600余亩。

景区已建有香山休闲酒店、鹭岛温泉酒店、鹭岛会所、欧陆会馆、KTV会所练歌场,浴足保健会所,SPA游泳馆,滨湖闲庭茶室,水上运动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儿童顽皮堡、儿童游乐中心等住宿、休闲、运动、娱乐场所。景区常绿花草自然生长以及种植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异国建筑风情,山水相依,环湖廊道凌水而建,自然风光和建筑艺术完美的融为一体。

白马关景区

白马关景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的四川省罗江,处于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线中轴线上,距成都68千米,距德阳市区18千米,是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大九环"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德阳旅游"南有广汉三星堆,北有罗江白马关"已形成共识。2014年9月,白马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大体划为3个板块。一是以国家文保单位庞统祠为中心的三国蜀汉文化旅游板块;二是以小球练习场为中心的体育休闲板块;三是以万佛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养生板块。主要景点:

庞统祠

庞统祠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白马关镇凤雏村鹿头山上。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城中流矢阵亡,时年不足三十六岁。庞统的死让刘备感到非常的痛惜,将其厚葬于白马关。三国时期(221年)刘备称帝以后,追封庞统为关内候,并在墓前建祠祭祀。在蜀国后期,刘禅又追谥庞统为靖侯,以表达蜀人对庞统的思念。现存祠墓由四川巡抚能泰重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屡次培修、重建,终成现有规模。祠墓座北朝南,三进四合布局,占地5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73.7平方米,依次排列着山门、二师殿、栖凤殿和庞统墓园。全部建筑以石材为主,古朴典雅,庄重肃穆。另有张飞殿、浣甲池、南北关楼等附属建筑。祠内有明清诗碑、修庙碑、政府文告碑刻30余通;石柱对联40余副,是研究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古道

金牛古道白马关段,南起白马旧场,北至落凤坡,全长4.7公里,原为青石铺就,路中有车辙,现条石基本被毁,仅庞统祠内、金家垭口、落凤坡三段较为完整,为四川保护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古道开凿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与长城及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称为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点将台

点将台高10米,宽10米,长30余米,为天然石叠砾岩平台。根据民间传说,为张飞为庞统报仇点将处。清李桂林纂修《罗江县志·古迹志》有:"将台,在落凤坡侧,相传汉诸葛武侯点兵于此,旧有亭,今废"。所记与民间传说不同。台周松柏郁郁苍苍,登台可俯视成都平原沃野。

八卦谷

八卦谷传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邓艾决战处。站在点将台上向东望去,松柏及各种灌木掩覆,看似较为平缓,其实林中怪石狰狞,岔道极多,若初次进入,恍如迷宫。谷中有"擂鼓坪"、"忠魂谷"、"肝胆石"、"五行阵"、"旌旗岭"等景点可以玩赏。

落凤坡

《三国演义》中所述庞统尽忠处,因小说及影视作品,"落凤坡"名气很大。坡上有一大墓冢,传说为庞统中箭处,乡人称为"血坟"。墓高约3米,周长约30米,墓北有石碑一通,上书"汉靖侯庞士元之墓"八个隶书大字。距离血坟约一百米的古驿道旁立着两通石碑:一块上书"落凤坡"三字,另一块书"汉靖侯凤雏先生尽忠处",旁有小字说明庞统 尽忠经过及当地百姓对他的怀念。

倒湾古镇

古镇以"迷宫式"徽派布局落成,区域道路宽度6米-8米,建设布局呈L型、H型、T型、四合院等多种布形式,并以砖雕等形式展现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内函。小镇是集文化、休闲、观光、居住于一体,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五丁谷

五丁谷根据历史典故"五丁开山"而名。金牛古道穿谷而过,周围山林茂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关中民居风格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谷内汉阙林立,白墙与局部做旧的仿泥土墙相间,配以仿古木门,秦汉古韵雅致天成。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形成丘陵地区山水园林风光和自然和谐的独特旅游小镇。

潺亭水城

位于罗江区的纹江两岸,清太平廊桥横跨纹水相连。于2006年建成,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1.2公里,占地55.54亩。潺亭水城由一色的仿古厅、堂、楼、榭、牌坊、戏台、城门、 鼓楼,双子木塔组合而成,街道、广场均由石板铺筑而成,沿街植桂、种竹,巧布奇石,间植异草,格调统一,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娱乐一条街" 。

太平桥

始建于乾隆五十七年,于嘉庆十年建成。古桥总长五十四丈,阔二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桥两侧石柱石板镶栏,规模宏大。桥成之年,适逢朝庭平息了白莲教教乱,故命名"太平桥"。祈愿从此天下太平之意。1936年,川陕公路通车后,作为川陕公路要道上的太平桥,更是接受了来来往往重型车辆的检验。1990年,德阳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公布太平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罗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又被称之为"西川第一桥"。

范家大院

范家大院文化景区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位于罗江区御营镇响石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后裔的居住地。距今300多年的历史,是罗江区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体为石木结构,功能齐全,有耳龙门、中龙门、正房、厢房、中堂屋、享堂。

2009年范家大院被定为罗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范家大院列入古村落保护名录。

万佛寺

又称罗真观。位于德阳市北罗江区白马关镇大霍山。建于唐元和七年(812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重建。占地约七十余亩,其中寺庙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寺内珍藏佛经两部:大正藏与中华大藏经。经海山大和尚主持多年,寺内高僧云集,香火旺盛,有川西名寺之誉。寺内生长有一株银杏树,围圆12米,高32米,中空,可安放一圆桌,坐十余人。

宝峰寺

宝峰寺位于罗江区城西南,庞统祠墓南4公里。为罗江区八景之"大霍奇峰"。山中有宝峰寺,唐代所建,明代重修。传为杨贵妃避难处。寺前有贵妃池,寺中有贵妃柏。每年三月初三的传统民俗活动--"娘娘会"便在此地。

观音岩

观音岩石刻,位于现罗江区城东北8公里泞水东岸,调元镇文星场东6公里,是由清朝乾隆三十二年罗江县令杨周冕倡议修建,李调元曾对其进行修复,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调元政府才再次投入资金进行开发重建。景区内有千手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弥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韦驼雕塑,二十四孝浮雕等。

南塔寺

南塔寺位于罗江城南的天台山,古时候这里有墨香泉、上天梯、钓鳌台、文笔峰、南塔等古迹,这里曾是明代罗江八景之一的"天台秀色",卢雍有诗赞曰:"城南绣岭横,岚翠入江清。晴旭霞光烂,依稀是赤城"。[9]

著名人物

李化楠(1713年-1769年),字廷节,号石亭、让斋,四川罗江人。乾隆六年中举,乾隆七年连捷进士,历官浙江余姚、秀水知县,嗣权平湖,迁沧州、涿州知州,宣化府、天津北路、顺天府北路同知。任上颇有政声,被誉为浙江第一循良,官顺天时乾隆帝嘉其为强项令,卒于官。

杨周冕(1700年 - ?),字冠卿,号古华、铁崖等,清代云南省赵州点苍(今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人。名宦、著名书法家。清乾隆元年(1736年),杨周冕36岁时中举。乾隆二十七年,63岁时选授罗江县知县。

李调元(1734年 - 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别号童山、鹤洲、赞庵、卍斋、蠢翁等,清代绵州罗江县云龙坝(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人。清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全才大学者。

孟本斋(1895 年- 1928年),罗江县万安乡孟家梨儿园(今万安镇柏云村)人。早期成都工人运动主要领导人。

叶秉诚(1876年 - 1937年),名治均,号茂林,罗江县城厢(今万安镇)人。四川保路运动领导人之一、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

谢玉堂(1871年 - 1945年),字道湘,罗江县略村(今略坪镇)人。著名伤寒病、温病专家。

刘继荣(1871年 - 1946年),名本仁,罗江县文星乡刘家湖广沟(今调元镇花龙村)人。名中医。本姓赵,过继给刘代瑞为子,改姓刘,名继荣。

王国仁(1922年 - 1961年),原名黄柏寿,罗江县鄢家乡大圈井(今鄢家镇长堰村)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西康省川剧团、四川省实验剧团、四川省川剧学校任演员、导演、教师。拿手戏有《骂相》、《告贫》、《审百案》、《归正楼》、《功夫》、《碧波红莲》等。

何北衡(1896年 - 1972年),名恩枢,字以行,罗江县城厢人(今万安镇)。著名爱国实业家。

邓虎章(1901 年- 1983年),名公著,罗江县城厢人(今万安镇)。社会知名人士。

周亨达(1916年 - 1996年),号之昱,曾用名刘波等,罗江县白马乡(今白马关镇)人。工程流体力学专家。

黄大明(1914年 - 2004年),又名黄文澍,罗江县慧觉三井村人。社会知名人士、著名经济学家。

地方荣誉

2012年,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

国家级平安畅通县

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四川扩权强县试点县

四川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试点县

四川省统筹城乡示范区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

省级生态县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四川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称号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2月19日,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2月,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