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细雨之下(张道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细雨之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细雨之下》中国当代作家张道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细雨之下

初春的小雨显得很绵软,弱弱地落在身上,并不觉得有潮湿的压力。公园里的海棠花樱花不知何时落了一地,红得细碎、白得醒目,与漫透的麦冬你侬我侬地依偎在一起,悄无声息地过着自己的幸福日子,端的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于是,我手中的雨伞也迟迟不愿打开,一任雨丝轻绕,只顾一路徐行,在这朦胧细雨的天空下吐故纳新。

也许是下雨天吧,偌大的公园静悄悄,只有我一人独行其中,不闻人声,但闻清脆的鸟鸣伴随左右。禅语有道:“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今难得心无牵绊,便觉这雨中的世界也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就连眼前的鸟儿,我也视作“夹道欢迎”了。

随着小鸟的一路指引,不知不觉走到公园的深处。这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广场,但依然空无一人,可能还是小雨影响所致。正待转身,却见广场周边的休息廊道下面,已经聚集了一群气功爱好者,因为廊道的顶棚已经被藤蔓植物完全覆盖,丝丝小雨是洒不进来的,所以,这里也成了晨练的临时去处。这群人正凝神静气、一招一式地沉浸于太极的阴阳世界里,那一静一动看似无力却有实招,应是无声胜有声。

我对太极拳缺少实践的能力,便无意驻足,继续循着鸟儿飞行的路线,向着一片密密匝匝的树林而去。将到近前,忽闻水声潺潺,原来密林深处有一条小河不知从何方缓缓流来。小河两岸垂柳依依、灌木浓浓,抬眼望去,那些树木接天连叶、蜿蜒曲折直达山脚之下,显然小河是从山里出发,途径此地,只作短暂停留的,她的梦想一定是更具诗意的远方了。不知河的对岸是何景象,心下正在思忖何去何从,却见一路伴行的鸟儿又轻舞空中,叽叽喳喳向东飞去。哦,原来不远处就有一座小桥恰到好处地横跨小河两岸。

小桥呈马鞍型,单孔跨度,中间隆起的部位足有一人多高,站在这边,视线已被桥鞍挡住。桥的台阶是青石铺面,苔痕阶绿,石雕护栏虽有些残缺,却不失古朴典雅之态。双脚踏了上去,仿佛置身古道西风之下,不免多看了几眼脚下的青石板。那石板在经年累月的日晒雨淋之下早已沧桑满面,细微的裂纹和清晰的凹痕叙说着它们饱经风霜的历史,多少年来,纵有千万人踩踏,小桥总是静卧在水的中央,而我们只是匆匆过客。我低头拾阶而上,小心翼翼地踩着前人的脚印而行。快至桥面之时,抬起头隐约看到有顶花雨伞正从桥鞍对面缓缓升起,我猜想肯定是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在这雨中打发着内心的忧愁吧。待到桥面相遇之时,才发现是一位大概七十开外的老妇人。但见这位老妇半撑着雨伞缓步而行,目光柔和从容,一副气定神闲、风轻云淡状,看来这一世的喜怒哀乐已被她踩在脚底之下,她的脸上已绝无忧愁之思凝结。是啊,有道是“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在这雨丝轻柔的世界里,所有的忧愁和心思都应倾洒在眼前的流水里,一路向东而流。

站在桥面之上,眼界忽然开朗了许多,目光顺着小河的上游一路看去,一只小船从浓荫的深处缓缓移动,仿佛从天际的边缘驶了过来。这慢慢靠近的小船与两岸的绿荫、缓缓的水流,还有那正在远去的老妇人,以及远方沉默的山峦,已然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我知道,此刻的我是在桥上看风景的,至于,看风景的人会否留意到桥上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穿过小桥,继续漫步在林荫深处,微风佛过,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柠檬香味。我循香而去,却见两片池塘嵌在小径两侧,原来我已“误入莲花深处”啊!池塘不大,约几百平米,左右各一,皆是方形。塘埂绿树环绕,池内水深盈尺,整个水面几乎被墨绿的睡莲完全覆盖了,偶有紫色的叶片点缀其中,犹如一枚枚大小不一的铜钱,浮在水面上,重重叠叠、挤挤挨挨铺展开来。每一片叶子上都挤满了晶莹透亮的水珠,微风吹来,圆圆的水珠憨憨地在叶片上滚来滚去,时而融合、时而分散,却一个个都精神抖擞。一群小鱼儿不知从何处戏耍而来,不经意间触翻了睡莲,撞得莲叶趔趄了一下,又旋即端坐水面,不愠不怒。刚才一路向导的小鸟此时也飞了过来,轻轻地落在莲叶之上,如履平地般地行走在池塘里,寻觅着充饥的食物。

睡莲的确是睡着了吧,否则为何那么安稳不动于眼前的变化呢!不,睡莲并没有睡着,她只是以自己的方式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佛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一片睡莲都把美丽的花与叶展示在荡漾的水面上,一任风吹雨打,坚守自己的矜持与超脱,而把茎与藕默默地沉入水底,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小雨若有若无,我在公园里且行且停,享受着这雨中静谧的世界,洗涤了一片尘埃,清亮了眼前的视野。我知道,公园很大,且有更多的繁华在后面,但我只需要这僻静的一角,因为有了它,疲惫的身心就有了一个可以停泊休憩的港湾

有人说,生活本是一场修行,修事也好修人也罢,都莫如修自己的内心,当心柔顺了,世界也会为之而清净。我确信,在这濛濛细雨的天空之下,感恩那些无言的相遇,品赏静山流水的清新,其实也是在感受春暖花开的欣喜。 [1]

作者简介

张道德,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