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针对红小豆生产管理水平较低、费时费工、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项目组在选用高产优质、直立抗倒、适宜机械化生产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红小豆[1]需肥耗水规律、减肥增密技术、关键期浇水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农机农艺融合、适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而集成了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一、技术名称
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研发背景
针对红小豆生产管理水平较低、费时费工、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项目组在选用高产优质、直立抗倒、适宜机械化生产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红小豆需肥耗水规律、减肥增密技术、关键期浇水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农机农艺融合、适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而集成了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
1、探明了红小豆需肥需水规律,提出红小豆“减肥增密”技术措施,实现了节本增效。
各生育时期红小豆干物质积累速率、养分吸收强度及净阶段净积累量呈“双峰曲线”趋势,第一高峰为苗期至始花期,第二高峰为鼓粒至成熟期。N、P、K养分在各器官上的分配,在生育前期以叶片为中心,生育后期以荚中心。红小豆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始花期~鼓粒期的耗水量达到峰值,始花期~鼓粒期为红小豆需水关键期。肥料施入量为常规用量的一半、密度增加至12000/株时,红小豆的产量最大、效益最高。
2、探明了红小豆田间豇豆荚螟[2]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高效防治药剂
在红小豆整个生育期间,豇豆荚螟幼虫有两个高峰期,即8月24日、9月14日,8月下旬和9月中旬是防治荚豆荚螟幼虫发生的高峰期,氯虫.噻虫嗪是豇豆荚螟的高效防控药剂。
3、研究集成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1套,明确了种植密度与红小豆底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为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红小豆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论据。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选用冀红17、冀红18、冀红19、冀红20、冀红21等直立抗倒、集中成熟、高产优质的红小豆品种,播种前用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及地下害虫、苗期蚜虫。适期机械播种,底施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15∶15∶15)10 kg/亩,播种量2.5kg/亩,留亩密度11000-12000株/亩。红小豆第3片复叶展开后,杂草2-5叶期喷施“氟磺胺草醚+高效氟吡甲禾灵”复合除草剂。始花期遇旱,浇一次水,喷5%烯效唑100g/亩进行化控;花荚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0-15kg/亩。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喷雾,防治蚜虫;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蓟马;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豆荚螟。100%的豆荚成熟时一次性机械收割,普通小麦收割机滚筒转速调到300转以下。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自2018年开始,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本增效栽培技术于在唐山、廊坊、承德、秦皇岛等冀东地区示范推广,截止2020年底,示范面积累计26.7万亩,总产4347.1万公斤,平均亩增产16.6公斤,按市场红小豆批发价格8.0元/公斤计算,新增社会总产值2233.83万元,节约劳动成本240.30万元,新增社会纯收益2128.93万元。
该成果探明了红小豆的需肥需水规律,提出红小豆“减肥增密”技术措施,实现了节本增效;探明了小豆田间豇豆荚螟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高效防治药剂;明确了种植密度与小豆底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为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红小豆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论据。研究集成的红小豆绿色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经专家组田间测产,亩产185.9kg,比对照增产15.46%。该项技术的示范应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节约了劳动成本,起到了绿色、节本、增效的作用,这将对红小豆“双减”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三、适宜区域
该项技术适宜于红小豆夏播种植区。
四、注意事项
始花期要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控旺防倒伏。
参考文献
- ↑ “赤小豆”和“红小豆”有啥区别?差别不止一点,学会别再买错了 ,搜狐,2023-02-25
- ↑ 豇豆上的小黑洞,原来是它造成的!,搜狐,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