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
作品名稱: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創作年代: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劉禹錫 |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1]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諸如「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學阮公體三首》其二)、「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始聞秋風》)這類詩句,寫得昂揚高舉,格調激越,具有一種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的力量。
秋日的一天,劉禹錫受朋友竇員外之邀,參觀了他在京城長安買的新居。參觀完畢,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相贈。首聯「長愛街西風景閒,到君居處暫開顏。」詩人謫居多年,心情苦悶,受朋友竇員外邀請,來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麗的風景,禁不住喜笑顏開。「開顏」二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頷聯「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實寫院外之景。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繚繞着院子,從牆頭望出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
頸聯「疏種碧鬆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是寫院內之景:院子裡種植着幾棵松樹,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院子裡還栽種了很多芍藥,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園的美麗景色。前一句是實寫,後一句是虛寫。
頷聯和頸聯,從寫景的藝術來看,兩聯選取「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等景物進行鋪陳描摹;頷聯寫院外的遠景,然後移步換景,由院外寫到院內;
頸聯寫院內的近景;這樣由遠及近,由外而內,富有層次。這兩聯前三句是實景,第四句是虛景。
尾聯「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這一聯寫詩人和竇員外「在此間」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達了閒適愉悅的心情。整首詩語言清新雋秀,景色秀麗幽靜,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讚美恭維之意;羨慕嚮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詩詞正文
“ | <長愛街西風景閒,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 疏種碧鬆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2] > |
” |
—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古詩文網> |
譯文
一直喜愛街西悠閒的風景,來到竇員外新居之處突然喜笑顏開。
清光門外溪水環繞,從牆頭望遠,遠處秋山數點,景色優美。
幾顆松樹稀稀疏疏只為朗朗月光能照射進庭院,院子裡栽種的許多芍藥正等待春天歸來。
不要說文書太多沒有地方堆放,我在此和你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3]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4]
視頻
參考資料
- ↑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賞析. 古詩文網
- ↑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詩詞正文. 古詩文網
- ↑ 劉禹錫簡介 古詩文網
- ↑ 劉禹錫簡介 .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