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鹽城市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鹽城市教堂源於基督教初來鹽城是在民國初年。美國基督教南長老會(American Southern Presbyterian Mission)宣教士白秀生(H.W.White)夫婦攜內地傳教士劉桂榮、吳新民等一行四人,從徐州經宿遷來到鹽城阜寧地區傳道。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將傳教中心轉移到鹽城縣城。

簡介

白秀生牧師到鹽後積極培養當地傳教士,不斷將傳教事工輻射到縣郊的便倉、伍佑一帶。1920年前,傳教士一直租用亮月街的一間民房聚會,後來購置鹽城北大街堂子巷(原「三星」浴室斜對面,現解放北路93號地段)一塊地,正式建造教堂。當時正式信徒已有十幾人。這座教堂雖小,卻是鹽阜大地上的第一座教堂。此時,堂務和傳道工作主要由白秀生牧師夫婦和戴世榮弟兄負責。1925年,美南長老會繼續差遣剛由華北神學院畢業的陳桂芬同工來鹽支持白秀生牧師夫婦在鹽的傳教事工,此時信徒人數已經增至30人上下。1930年,美南長老會又差遣新婚不久的喬漢儒(Bridgman)夫婦來鹽城協助白秀生牧師的宣教事工,不久後他們的長子在鹽城出生,並起名叫喬愛華(DavidBridgman)。喬漢儒夫婦主要在鹽城鄉郊一帶植堂布道。1931年,陳桂芬長老被派往如皋地區傳道;次年,韓國傳教士韓晨鐘受差會的差遣來鹽城地區傳道,三年後,韓國漢城教會調其回國。1937年,「七七事變」後,白秀生夫婦受差會調遣前往江西地區傳道,而鹽城地區的傳教事工則由先前來這裡的喬漢儒夫婦接續。直到1948年,國內形勢發生變化,喬漢儒夫婦離鹽歸國。由於兵荒馬亂,此段時間鹽城地區信徒人數增加不多。

醫療辦學事工早期傳教士在鹽不但從事傳教工作,他們還積極行醫辦學。先後設立了「福音醫院」,幫助當地老百姓就醫看病。同時創辦了學校,解決許多教友子女教育問題。白秀生夫婦將原先亮月街租用的民房買下,改作福音醫院,用西醫給老百姓看病行醫。由於治療效果甚佳,為當地百姓所接納。後來,由於病人不斷增加,他們將醫院改遷至現幸福路的「小洋樓」那裡,擴大了醫療救助的規模。由於戰亂不斷,白秀生夫婦受調遣離鹽,醫院事工舉步為艱,直到被迫閉門歇業。傳教士在鹽還創辦了學校。起初,是陳桂芬長老的夫人在鹽城創立了小學,其中多數是信徒的子女(吳建華老牧師就曾在這所小學讀書)。後來,教會還創辦了淮美中學。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先生早年曾就讀於此校,並在此校參加了地下黨的讀書社。現在的鹽城中學在創辦初期,校址也是在淮美中學(淮美中學舊址,位於現鹽城中學校內)。

新中國成立後,外國傳教士紛紛離華回國,中國教會不再受外國差會的控制,實現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先前從華北神學院畢業的李壽民、吳建華、張全獻三位同工相繼來鹽城地區傳道。建國初期,由於教會失去了差會的支持,所以很難在經濟上得以自養。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和「大躍進」運動,傳道人生活更是舉步為艱,他們不得不放棄全時間傳教工作,改以邊工作邊傳道。吳建華同工邊在龍岡中學教書,邊負責便倉、建湖一帶的傳道工作;張全獻同工邊在射陽縣中學教書(後調至鹽城市第二中學教書),邊負責鹽城教堂的事工。李壽民同工邊務農,邊負責大岡、南洋、伍佑一帶的傳道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宗教信仰被視為牛鬼蛇神。教會被迫關門,信徒被勒令停止聚會,傳道人也紛紛被勞動改造,教產被一些單位和個人強行占用。新中國成立這二十多年來,由於人們不斷投入到各種政治運動當中去,整個中國的教會幾乎都處於停滯狀態之中。特別在文革開始後,教會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很多信徒被迫放棄了信仰,但仍有少部分信徒在家中自行偷偷聚會。十年浩劫,雖是對教會和信徒的一次沉重打擊,但更是對廣大基督教信徒和傳道人的一次火的洗禮。

鹽城教會

文革結束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為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將原先被占用的教產相繼歸還給教堂,一些傳道人也得到平反,恢復工作。1980年教堂重新開放,信徒陸續抱着謹慎觀望的心恢復聚會。起初聚會時,信徒只有十多人,後來隨着社會時局的不斷穩定,信徒人數逐漸加多。同時,一些原真耶穌教會背景的信徒,因聚會場所狹小,所以每周六臨時借用北街教堂作聚會場所。隨着信徒人數增加,但教牧人員奇缺。1983年,江蘇省基督教兩會在北街教堂按立張全獻和孔祥錦兩位同工為牧師,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鹽城地區教會自主按立的第一批牧師。同年,鹽城市基督兩會也正式成立,孔祥錦牧師任鹽城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第一屆主席,張全獻牧師任鹽城市基督教協會首任會長,兼負鹽城教堂的全面工作。兩會辦公地址假鹽城基督教堂。

1983年,因城市道路擴建,教堂需要動遷。為配合拆遷工作,教堂臨時租借城西中學後面的幾間平房作聚會臨時聚會場所。同時,經政府主管部門和教堂協商,同意教堂和其它六處的教產歸政府所有,政府為教會易地無償重建新的教堂。

經雙方商定,新建教堂地址挪至東河村一組(黃海西路14號北側)。1986年,新教堂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堂及附屬用房共占地約一畝。教堂主體為磚混結構,兩層,一樓為聚會區,二樓為市兩會的辦公用房。教堂西側為生活用房,南側是車棚。

隨着教會有了固定的聚會場所,在教牧同工的共同努力下,此時信徒人數已增至七八十人不等。1989年春,教會同時按立了吳建華、李壽民二位同工為牧師。同年,在江蘇省基督兩會和愛德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經市衛生局的同意,教堂成立了「愛德」醫院,張全獻牧師任院長。醫院聘請了一些離退休的醫務人員坐診。設有內科、外科、婦科、中醫科等診室。在愛德基金會的幫助和支持下,給醫院捐贈了X光機、B超檢查機等在當時較為先進的醫療器械。醫院的成立,不但方便了附近居民就醫,也給信徒看病提供了方便。醫院時常為貧困信徒減免醫療費用。醫院還組織廣大醫務人員多次赴響水、濱海、射陽等教會,為信徒義診,在眾多信徒中間留下了美好的見證,同時也有利於福音在當地的傳播。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愛德醫院在全省教會中已小有名氣。但由於張牧師年事已高,也因缺乏後繼人才,加上管理不善,醫院於1996年宣告解散。同年張牧師因健康原因正式退休,直到2001年息勞歸主,在世八十三年。

新世紀教會

隨着城市人口的不斷發展,信徒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教堂現有空間也顯得格外侷促。進入廿一世紀,經濟迅猛發展,信徒人數也不斷增加。為了整合資源,明確分工,各方面工作做得有條不紊。2006年春天,市民宗局對市兩會、市教堂主日與安息日聚會的三者的關係進行協調。市兩會辦公場所搬離市教堂,市堂給予其適當的經濟補償;安息日聚會搬離,到新教堂聚會;市教堂主日背景的信徒仍在原處聚會。至此,基督教兩會與兩個教堂的關係進一步明確。

直到2006年3月,在市民宗局和市兩會的直接指導下,對教堂管理委員進行改選。經過信徒的民主選舉,陳德宏同工當選為新一屆堂委會主任並負責全面工作。新一屆堂委會產生後立即着手對老教堂進行全面的維修裝璜。將教堂二樓全部打通,作為崇拜的閉路電視區。對教堂的外觀和院落都進行了徹底維修和裝飾。整個工程用了近一百天的時間,耗資近三十萬。

維修後的教堂內外煥然一新。教堂門樓採用哥特式單塔建築風格,十字架高聳入雲。教堂外牆主體以銹紅色為主,加上白色窗線,錯落有致。正廳前的四根白色羅馬柱莊嚴矗立,托起「鹽城市基督教堂」七個鎦金大字。夜晚的教堂,更顯尊榮氣派,霓虹閃爍,十架放光,整個教堂成為黃海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維修結束後,教堂在硬件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先後添置若干台計算機、投影儀、印刷機、專業攝像機等辦公器材,同時加強在軟件方面的建設。教堂製作了自己的網頁,提供了絕好的對外宣傳平台;同時教會擁有了自己的會徽,昭示了教會的信仰理念;專門製作了教會管理電子系統,對所有信徒實行會員制,做到了有效的牧養和管理。目前本堂正式註冊在案的信徒已達到二千多人。每個禮拜天有四次崇拜聚會,另外還有數次的周間聚會和小組聚會。教堂目前有四位神學院校畢業的專職人員,三位牧師。由於信徒人數不斷增加,而教堂空間狹小,經政府同意,教堂需易地重建。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鹽城市區將新添一座既散發着古典氣息,同時又具有現代特色的大教堂呈現在我們面前。相信她必像鹽一樣,調味着人們的生活;同時又象一盞巨大的明燈照亮鹽城這片大地。

哥特式的由來

在中世紀的歐洲,繼仿羅馬式教堂[1]之後,興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產生於西歐11世紀後期興起了繁榮的城市經濟有關。在西歐的許多城市中,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城市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競爭,也帶來教堂建築的競爭,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麗雄偉的教堂為榮。基於這一背景,這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從外島內都十分瑰麗華美,即盡奢華之能事,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繁榮的象徵。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從法國的巴黎開始興建,其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從 12 世紀開始持續到 13 世紀的 50 年代,強調零散結構的遞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第二階段,十分重視裝飾性的處理,並開始追求豐富多彩的整體視覺效果,如德國科隆大教堂。第三階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點外,裝飾效果的變化已脫離了視覺上應有的結構整體性,如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禮拜堂[2]

參考文獻

  1.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新浪博客,2008-05-30
  2. 劍橋國王學院及禮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