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尾地鸦1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尾地鸦1

白尾地鸦(学名:Podoces biddulphi):是一种体形较小的鸦科鸟类,体重102-141克,体长267-312毫米。雄雌同形同色,头顶至后颈的羽毛黑色,略带蓝色的金属光泽;颌部羽色亦为黑色;脸部、耳羽、颈侧均为黄沙色;背部、肩羽、腰部为深至褐色的沙黄色;翅上覆羽与肩羽同色;初级飞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级飞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两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干;下体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为污白色;喙黑色且长而下弯;足黑色;虹膜褐色。主要栖息于山脚干旱平原和荒漠地区,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质荒漠地区较常见。留鸟。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间奔跑、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除危急情况,一般很少飞翔。是杂食性鸟类,也是中国新疆唯一的特有鸟类。

简介

1874年1月10日,一名受命在中国新疆地区收集情报的英国军事间谍约翰·比德尔夫(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区以北低矮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群形似松鸦而尾部呈白色的奇异鸟类。比德尔夫上校是一个鸟类爱好者,他捕捉了这群鸟中的一只并将其制成了标本。不久,英国业余鸟类专家、著名政治家艾伦·休姆(Allan Hume)在仔细研究了比德尔夫的标本后,将比德尔夫发现的这种鸟归于地鸦类,并将其命名为“比德尔夫地鸦”。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深入研究白尾地鸦。自人类发现白尾地鸦的100多年以来,这种生存在中国塔克拉玛干大漠的最大的鸟种数量不断减少。据比德尔夫、艾伦·休姆等研究者在巴楚地区的考察报告中显示,白尾地鸦当时还是一种“经常可以见到”的鸟类。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作为濒临灭绝的鸟种,白尾地鸦已被编入了“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白尾地鸦大概是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物种之一,它的栖息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南北宽500-700公里,东西长800-1000公里,周围有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环绕。塔克拉玛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85%的沙漠为流沙,被称为“生命的绝地”。这里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而年蒸发量则达到了3200毫米以上,属于极度干旱地区。1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而7月最高气温则达到了零上48℃,而地表温度可以超过70℃。无垠的沙漠本不适于鸟类的生存,而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山地则限制了白尾地鸦向其他地方的扩张。但白尾地鸦居然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唯一的家园

评价

白尾地鸦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主要为乳褐色,头顶至枕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枕部羽毛延长,形成一个阔而短的羽冠披于枕部,在淡色的头上极为醒目。眼先、眼周、头侧和颈侧乳皮黄色,翅上大覆羽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最外侧羽缘白色。初级飞羽中部白色,基部和端部黑色,越往内黑色端部越缩小,而白色范围范围越大,到最内侧初级飞羽全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型白色端斑。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具紫色光泽和白色尖端。最内侧三级飞羽不仅尖端白色,内翈白色。中央尾羽乳皮黄色具黑色中央纹,其余尾羽白色具黑色羽干纹。颊黑色具乳皮黄色羽缘,颏、喉亦为黑色具较宽的乳皮黄色羽缘。虹膜褐色,嘴、脚黑色。世界上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尚且处于一片空白。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马鸣领导的“新疆地鸦研究小组”开始第一次系统地从事地鸦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这一工作,先后得到了全球绿色资助基金、香港观鸟会、“中国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鸟会及经团联自然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从2002年开始,白尾地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学者奖励基金”及“所长奖励基金”特别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鸟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等对其都有一定额度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通过研究,研究小组已经对白尾地鸦的生活习性、分布状况和物种数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2004年4月,由马鸣等人撰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有物种——白尾地鸦》一书出版,书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鸦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