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孑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孑农
出生 1909年
中国浙江湖州
逝世 1993年1月28日
国籍 中國
职业 导演 编剧

潘孑农 2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是当时著名的话剧编剧和导演。1937年,进入艺华影业公司,为其编写电影剧本《花开花落》等。1948年,在中央电影摄影场 编导著名影片《街头巷尾》。该片视角特别,聚焦于"惨胜"后沦落为三轮车夫的知识分子群体。上映时受到热烈的欢迎,观众逾四十七万。50年代后,其电影作品还有《彩凤双飞》等。

穿过“关山万里”重读潘孑农与他的抗战文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

七十多年后,《长城谣》早已成为经典。但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出生于小西街的湖州籍剧作家、电影导演潘孑农。而这首歌曲,最初正是他为电影《关山万里》写下的插曲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一位东北京剧老艺人与家人流亡关内,自编小曲,教育幼女不忘国耻。途中幼女失散,被一位音乐家收养。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电台发起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音乐家根据老艺人口授的曲词,谱成《长城谣》,由养女在电台演唱——1937年春,潘孑农创作了《关山万里》电影剧本。“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影片未能完成拍摄。于是,应邀为该片配曲的刘雪庵将已经谱曲的《长城谣》刊载在自办刊物《战歌周刊》上。

1937年9月,上海战事不利,潘孑农与程步高西迁重庆,取道武汉。“在去武昌的轮渡中,遇见青年抗日宣传队正演唱救亡歌曲,歌词颇觉耳熟,试加询问,竟然就是我那首《长城谣》,已由雪庵谱成,流传前线后方,与《松花江上》同为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 ”在《刘雪庵与〈长城谣〉》一文中,潘孑农这样描述《长城谣》的影响力。

剧情内,是“九一八”迫使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远离长城之外“高粱肥,大豆香”的故乡。剧情外,则是1937年全面抗战,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筑起“新的长城”。自诞生之日起,《长城谣》就注定了不平凡的命运。从1937年周小燕在武汉首次领唱,到1984年张明敏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再度唱响,烙印时代痕迹的《长城谣》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中被唱响,却总是历久弥新。

《长城谣》是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写照,也是潘孑农抗日文艺创作的一个缩影。以此为基点,我们可以回顾潘孑农与他的抗战文艺。他用镜头记录战时保育院难童们的真实生活,也在文字的无声洪流中砥砺民族志气。他在舞台上重塑战火中的知识分子,也参与文化界联署签名,扩大抗战影响。包括《长城谣》与《关山万里》在内,对他来说,光影与现实之间,艺术生命在抗战中从来没有停止过燃烧。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敌人逞豪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曲《长城谣》曾经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抗敌御侮的共同心声,筑起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心灵长城——这是新华社2015年8月25日电文《〈长城谣〉:唤起同胞抵外侮》的开头部分。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重庆、上海等地举行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再度唱响《长城谣》,以此缅怀抗日先烈们。而《长城谣》的词作者就是出生在我们湖城小西街石乱巷西钱庄商人家庭的著名剧作家、电影导演潘孑农先生(潘先生1909出生,1993年去世)。潘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文化界崭露头角,曾加入过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建立的创造社,后曾积极提倡“民族主义文艺”,是左翼文化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实践者。

潘孑农先生在抗战期间除了创作《长城谣》外,还参与了较多的抗战文艺活动,也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抗战题材电影和剧本。

全面抗战爆发前,田汉、阳翰笙等人组建了中国舞台协会,并邀请演艺人士到南京参加话剧公演。公演的话剧有反映抗日救亡的《回春之曲》等,当时潘孑农先生参与了公演活动的宣传、组织管理等工作,还在一出公演的话剧《洪水》中饰演了一位农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在这样的形势下,潘先生积极投入到抗战纪实电影的编辑制作工作当中。他编辑的两部纪录片,即《活跃的西线》和《我们的南京》,曾经受到当时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1938年3月27日出版的《国民公报·星期增刊》登载了一组评论文章,给两部影片以充分肯定。而这两部影片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团结抗日的士气。

此时的潘孑农先生还写了剧本《民族的母亲》,在当时的重庆发表,原标题叫《民族的母亲的本事》。这个剧本主要讲了一位英雄母亲的故事。这位母亲有勇有谋,十分机智勇敢,可谓巾帼英雄,她在协助儿子组建发展游击队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数次将游击队挽救出危难险境。[1]

同样在1938年,宋美龄领导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为了向国际上宣传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儿童保育工作,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邀请,请潘孑农先生拍摄一部有关战时中国儿童生活情况的纪录片。他选择了当时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四川分会第五保育院为拍摄对象,并率领摄制组在那里整整拍摄了两个月,用镜头记录下了战时难童们在保育院中的生活,此片的名字则为《第二代》。 2013年4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放了纪录片《电影眼看中国》,其中专门有一集讲潘孑农先生与他拍摄的电影《第二代》的往事。

1940年11月1日,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郭沫若同志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重庆通远门天官府正式成立。同年11月7日晚,文化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新建的抗战建国纪念堂(即抗建堂)举行了盛大的成立招待会,借此以扩大抗日救国的宣传和影响。作为当时知名的文化人士,剧作家、电影艺术家,潘孑农先生参加了这个招待会,并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三峡博物馆中珍藏着这幅约两米多长的珍贵签名轴。在留下的签名中,还有郭沫若、于右任、王炳南、阳翰笙、潘梓年、胡绳、翦伯赞、老舍、张西曼、胡风、林风眠等共计364人。

1944年,潘孑农先生导演了话剧《万世师表》。这是一部歌颂战争年代艰苦自守的知识分子的话剧,塑造了典型人物林桐教授夫妇。该剧曾于1944年10月由中电剧团公演于重庆,著名演员白杨女士饰演教授夫人。对于这个话剧,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著名戏剧作家夏衍曾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抗战中,我们遇到过无数个林桐教授,也遇到无数个尔柔这样忍受一切煎熬的新女性,当然我们也在一群沉默的苦难者中间,发现过人性中最崇高的相濡以沫的真情,博得了最大多数观众的欢迎。”另据潘孑农先生在《舞台银幕六十年》一书中的回忆文章,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曾在当时的重庆浮图关中央训练团大礼堂,专门观看了话剧《万世师表》。

2015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通过居住在湖城墙壕里小区的姚元法先生结识了潘孑农先生的女儿、如今生活在上海的潘槿女士。对于孑农先生最有名的传世佳作《长城谣》,她告诉笔者:“这是一首与《松花江上》齐名的抗日名曲,作曲者是我父亲的好友、著名音乐家刘雪庵先生。听父亲说,1937年,当时父亲写好了一个有关抗日题材的电影剧本,名字叫《关山万里》,因一些原因沒有公演,而《长城谣》是该部电影的插曲!父亲将剧本和《长城谣》歌词交给了雪庵叔叔,他阅读后十分兴奋,为之精心度曲。虽然电影没有公演,但是此曲却在前线后方流传开来,广为传唱。

每次说到这首歌,父亲会很激动,当时正是抗战时期,这首歌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撼!给当时的抗日起到了积极宣传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全民抗战的热情!父亲总是说,每个中国人在当时不愿做亡国奴,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是应该的!他的《长城谣》说明了他的爱国之心!每次听到《长城谣》这首歌,我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2]

影视作品

《街头巷尾》

[3]

文献参考

  1. 潘孑农天涯社区
  2. 因为这是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
  3. 台湾经典--街头巷尾.1963优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