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莎王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溫莎王朝 |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國家 英聯邦王國 安地卡及巴布達 澳洲 巴哈馬 巴貝多 貝里斯 加拿大 格瑞那達 牙買加 紐西蘭 巴布亞紐幾內亞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索羅門群島 吐瓦魯 英國 |
先前王室 韋廷王朝→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
頭銜 多種 |
創立 1917年7月17日,101年前 |
創立者 喬治五世 |
現任家長 伊莉莎白二世 |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
王朝背景
溫莎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家族,後來其中一個分支被分封到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即今日德國的圖林根州),該分支便自此以國為王朝名,但保留韋廷作為私人姓氏。
該分支的數位王子通過婚姻或獲選多國國王,如葡萄牙、比利時和保加利亞國王等。1840年2月10日,英女王維多利亞和她的表弟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親王阿爾伯特結婚,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德國姓氏就此帶入英國王室。
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其長子繼位為愛德華七世,愛德華成為第一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君主。
溫莎古堡 圖片來源 |
改朝換姓
歐洲歷史上由於經歷多年複雜的貴族聯姻,歐洲各國的君主,常有親戚關係,尤其是表兄弟的關係。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帝國作戰。但英國王室卻有著德國姓氏薩克森-科堡-哥達,令英國人覺得不滿。為爭取民意,1910年登基的英王喬治五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爲表明與有親戚關係的德國君主血戰到底的決心,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一個典型的英國姓氏——「溫莎」,不再採用祖父阿爾伯特的德國姓氏「哥達」,這一舉動得到大量民意支持,可說是眾望所歸。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選址奠基的。
重要事件
溫莎王朝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皆成功令英國成為戰勝國。而另一方面,英殖民帝國在二戰後迅速瓦解,殖民地陸續宣佈獨立,令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陸續失去愛爾蘭國王和印度皇帝等稱號。但透過各種妥協方式,令英國在前殖民地區的影響力依然舉足輕重。這些妥協包括成立英聯邦,和允許一些國家獨立自主,但仍奉英王為國家元首。直至今天,仍有15個國家奉英王為國家元首,其中包括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西方大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令英王至今依然為名義上統治最大面積領土的君主。
圖片 | 稱號 | 統治始於 | 統治終於 |
---|---|---|---|
來自wiki |
佐治五世
George V |
1917年7月17日 | 1936年1月20日 |
來自wiki |
愛德華八世
Edward VIII |
1936年1月20日 | 1936年12月11日 |
來自wiki |
佐治六世[1]
George VI |
1936年12月11日 | 1952年2月6日 |
來自wiki |
伊麗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
1952年2月6日 | 至今 |
姓氏
1936年,英王愛德華八世退位,其弟約克公爵繼位為喬治六世。但英王喬治膝下僅有兩位公主,令英國王室再次面臨改朝換代。但英王喬治的長女,即日後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婚姻為事情帶來轉機。
1947年12月20日,伊麗莎白與其三表哥希臘王子菲利浦結婚。而菲利浦王子在結婚同年的3月18日,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並按照他舅父蒙巴頓公爵將姓氏改為蒙巴頓。
婚禮後蒙巴頓公爵提出英國王朝將來改名為蒙巴頓王朝的要求。這個要求被伊麗莎白的祖母瑪麗王太后否決。她更要求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爵士將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後裔姓氏和王朝名號將維持溫莎的議案提交國會,國會其後於1952年4月通過決議。瑪麗太王太后去世後,女王於1960年發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佈其後裔的姓氏將為蒙巴頓-溫莎,王朝名號保持溫莎。此舉令溫莎王朝得以延續。當然,這個決定是暫時的,女王的繼任人可以隨時會同樞密院發布御令,推翻這個決定。
參考文獻
- ↑ 英皇銅像由英國著名雕塑家Gilbert Ledward所鑄,於1958年豎設於香港動植物公園,以紀念香港開埠一百周年(1841至1941年) http://www.lcsd.gov.hk/tc/parks/hkzbg/facilitie/outdoor/george.html
- Longford, Elizabeth Harman (Countess of Longford). The Royal House of Windsor. Revised ed. Crown, 1984.
- Roberts, Andrew. The House of Winds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