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建立於2000年,隸屬於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該系現有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心理專碩和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設有一個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近800人。心理系目前配備一個本科教學實驗室和一個科研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近1000平方米,擁有包括近紅外腦功能成像儀、128導腦電儀、生物信號處理系統、多台眼動儀等在內的先進儀器和設備,總價值超過1600萬元,在同類高校中處於領先地位。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既注重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培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以及從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心理學專門人才。心理學[1]一級學科學位點下設三個方向,是一個研究方向多樣同時特色鮮明的學科。近5年培養和招收碩士研究生超過500人,為全國輸送了大量的心理學高級人才。
發展與沿革
心理學系秉持「礪學礪行,維實維新」之校訓,薪火相傳,勵精圖治,敢為人先,與時俱進。尤其是近十年來,專業與學科建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矚目的成績。2005年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成為浙江省內唯一的心理學省級重點學科,2007年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成為浙江省內唯一的心理學省級重點專業,發展心理學成為省重點學科,應用心理學專業2012年和2016年分別獲得浙江省本科院校「十二五」和「十三五」優勢專業建設項目立項。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09年心理學科成為博士點立項建設支撐學科。2015 年成為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並得到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重點學科專項資助。2017年新增為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並設立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獲批國內首個教育學領域交叉學科博士點:教師教育神經科學。2021年組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智能實驗室。
學科優勢
潛力強勁的學術梯隊。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委員會委員等8 人,博士生導師7人。專職教師中45 歲以下教師占60%,博士學位比例為 96%,年輕教師已成為主力軍,發展潛力強勁。
特色鮮明的科學研究。4年間兒童道德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成癮等優勢方向主持國家級課題24 項(合同經費434 萬),省部級等課題31 項(合同經費1047.45 萬),發表一級以上論文105 篇(含SCI/SSCI 論文52 篇)。14 篇「兒童說謊」系列論文在CHILD DEVELOPMENT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4 篇網遊成癮論文進入ESI 全球高被引數據庫;漢字學習腦機制發展的研究論文被美國科學院院士推薦至F1000 收錄。
協同創新的平台支撐。2015 年成為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並得到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重點學科專項資助。高端研究設備價值逾千萬元,能開展fNIRs 腦功能成像等研究;共享擁有53 萬教師的大數據[2]的浙江省教師教育質量監控中心、2011 卓越教師協同中心;與中科院心理所共建心理健康實驗室;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等國際頂級心理學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
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擁有心理學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優勢專業,是浙江省心理學高級人才培養重鎮,4 年共培養碩士畢業生316 人,其中17人進入美國西北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胡曉晴以第一作者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學科特色
堅持「以基於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為後盾,堅持服務浙江省基礎教育改革、應對社會重大需求」的基本宗旨,以三個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研究方向為支柱,形成四大特色研究領域,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學科發展之路。
特色一:
兒童道德發展研究。以「兒童說謊」為核心的道德發展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取得廣泛的國際影響。相關成果被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台錄製成科教片在全球播出,得到了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報道,向全球公眾普及了兒童道德發展的科學知識。
特色二:
成癮研究。多年來在「成癮」(煙、酒、網)的心理機制研究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近百篇,4篇論文進入全球ESI引用排行前3%,這些研究從群體和社會影響視角,深入考察我國文化背景個體成癮的特殊性,形成了成癮的社會心理加工理論。
特色三:
教師教育與學習心理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方面,李偉健教授的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服務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改革,通過微觀「學與教」的校本研修途徑促進專業教師成長,影響影響全國數百所學校,數千名教師從中受益,獲國家、省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學習心理方面,曾平飛教授的團隊基於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的大數據,利用元認知和認知診斷的成果為教學反饋個性化、可視化的診斷信息,獲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在家庭教育方面,從家庭整體、互動和個體因素視角考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規律和機制,尤其是為「父職缺位」的社會議題提供了重要科學參考。相關成果發表於Family Process、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心理學報等國內外權威期刊,達五十餘篇。
特色四:
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研究。任俊教授的團隊以積極心理學研究為基礎,順應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性本質,通過承擔省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和在企事業單位推廣基於積極心理學「樂商」理念的EAP 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國內積極心理學重要的研究中心;鍾思嘉教授被業內譽為「大陸諮詢督導培訓第一人」。此外,在汶川地震、「桑美」颱風等災害後,積極開展災後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相關成果受到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新聞出版局的嘉獎。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能幹什麼?,搜狐,2020-01-19
- ↑ 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的定義又是什麼?,搜狐,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