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汐止神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汐止神社
已遭拆除的神桥
图片来自随意窝日志

汐止神社兴建于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州汐止街神社,附近原为纪念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之御遗迹地。神社原址现为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汐止忠顺庙

神社历史

汐止神社兴建于昭和12年(西元1937年)12月5日,社格无格社,祭奉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天照大神大己贵命仓稻魂命。神社位于纪念明治28年(西元1895年)6月10日乙未之役时,能久亲王于台北府水返脚(汐止)驻扎之御舍营所东侧。

北白川宫御遗迹地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5月31日,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任进攻台湾之日军统帅,于澳底登陆,同年6月3日攻下基隆,6月10日自基隆出发到达台北府水返脚(今汐止),驻扎在汐止苏树森宅中。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10月28日,能久亲王于台南病殁,死后被神格化为护国神。其后台湾总督府将北白川宫之多处行经之地都列为御遗迹地御驻营址等。在汐止住宿过的苏宅被指定为<<水返脚御遗迹>>保存,被称为<<能久宫>>。昭和5年(西元1930年)3月10日,七星郡役所汐止街街长李朝芳,自苏树森手中购入苏宅与土地,作为<<水返脚御舍营所>>以能久亲王驻扎的6月10日为纪念日,每年举行祭典。

神社设立

昭和9年(西元1934年)5月,组织了汐止神社建立之奉赞会。并在昭和10年(西元1935年)修缮御舍营所时,计画在其相邻土地设立汐止神社。汐止神社于昭和12年(西元1937年)6月10日举行地镇祭动工,并于同年12月15日举行镇座祭落成启用,订定6月10日为每年例祭日。

神社现况

二战后,台湾的神社几乎被拆除或改建。而汐止神社于民国35年(西元1946年)改建成汐止忠顺庙[1] 。除神社正殿被拆除外,鸟居石灯笼狛犬(石狮)被保留成为寺庙的附属建物。民国63年(西元1974年)2月25日原神社的石灯笼部分迁至汐止拱北殿。目前鸟居前四座石灯状柱子,其实是神桥的四支柱子。民国94年(西元2005年)5月,因道路拓宽,神桥与神社社务所被拆除。

社掌

汐止神社社掌为高桥正邦,自昭和13年(1938年)任社掌至昭和20年(西元1945年)止。

规模

神社配置包含神桥一座、鸟居两基、狛犬一对、手水舍、社务所、石灯笼数十对,本殿与拜殿。鸟居(指现存的第一鸟居)乃混凝土造,原为白灰色,现在的橘红色是近年修复时所为,与原貌相去甚远。

参考文献

  1. 从汐止神社到忠顺庙 见证台湾历史,中时新闻网,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