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欣逢胡子将军孙毅(武立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欣逢胡子将军孙毅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欣逢胡子将军孙毅》中国当代作家武立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欣逢胡子将军孙毅

1996年的一天下午,我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一个笔会。走进大厅,看到地板上摆着几幅带着新鲜墨香的字画,知道自己迟到了。我与大家一一握手致歉,当东道主介绍我是从天津特意赶来的,对方就加重了握手的分量。寒暄过后,我突然发现有两位熟悉的嘉宾,一位是我早已敬仰的胡子将军孙毅老人,另一位是我非常喜欢的部队歌手阎维文老师。

作为军人,又是在总参工作,我对总参的元老孙毅将军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是河北大城人,生于1904年。他与周恩来、贺龙、王震并称为“红军四个胡子”,毛主席管它叫“孙胡子”、“孙行者”。他参加过著名的宁都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当过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当过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离休前是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当选过中共七大代表和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有人说,大凡留胡须的人都有个性。因此见过孙毅将军的人,都会对他那高尔基式胡须留下深刻的印象。孙毅的胡子是在21岁上蓄起的,那时他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作战负伤后卧床两个多月,瘦成了一把骨头。大难不死的他终于站了起来,在主人危难时一刻没有停止生长的胡子也跟着留了下来。

参加红军后不久,孙毅因留须违反了内务条令被关过一次禁闭。有一天孙毅在路上遇到策马而至的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参谋长。他停下脚步,向两位首长立正敬礼。朱德勒缰下马,操着一口四川话风趣地问,你就是那个被关禁闭的孙毅吧?我可是从你的胡子看出来的哟!你可晓得红军的条令规定不能留须,难道你就不怕我关你的禁闭?

孙毅一脸严肃地回答,报告总司令不怕!朱德又问,那你告诉我为啥子要留这胡子?孙毅说,人遇到危难时,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这胡子不跑,还一个劲往上长。这胡子义气,像是人的精气神,剃不得!朱德听罢孙毅的奇谈妙论,好一阵开怀大笑。

其实,朱德以前也留过胡子,他与脸上有浅白麻子的伍若兰结婚时,红军中有个调皮的宣传员还编了一个顺口溜:“麻子胡子成一对,麻麻胡胡一头睡。惟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朱德与孙毅分手时,嘱咐他要好好留住这胡子,别人有意见,就说是我朱德和毛泽东破例让你留的。

就这样,孙毅的胡子就名正言顺地留了下来,一直留到赶走日本鬼子,一直留到全国解放,一直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就是孙毅老人留须的原因,也是孙毅“胡子将军”的来历。

一直被誉为“全国最佳健康老人”、“军中不老松”的孙毅,是全军迄今最长寿的老一代革命将领。当大家都在夸赞孙老的身体好,精神状态好,他兴高采烈地说:“三年前过90岁生日时,希望我带个头,成为全军的第一个百岁将军!”

然而,早在58年前,孙毅曾被白求恩大夫诊断为“生命前途不佳”,言外之意是有生命之虞。那是1938年深秋在太行山上,诺尔曼·白求恩受聂荣臻之托,为身体状况不佳的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做了一次全面检查。白求恩大夫坦率地说,孙校长你太疲劳了,应该立即放松身体,减轻身体的负荷量,否则你难以完成将来的重任。孙毅说,白大夫你说得对,可我是校长,时刻都要坚守在岗位上。体检后,白求恩大夫给聂荣臻写了一封信,说孙毅校长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过度劳累,患有严重的胃病,他的生命前途不佳,并恳请对孙毅同志的工作进行适当调整。然而,为中国革命早已牺牲了的白求恩大夫恐怕没有料到,孙老不但度过了“生命前途不佳”的危机阶段,现已92岁仍身强体壮,而且正满怀信心地向100岁的目标冲刺。

我挤入人群,靠近铺着毛毡的书案。只见器宇轩昂的孙老左手伏案,右手挥笔,如临战场,似握钢枪。他在一张宣纸上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是那么雄浑有力,苍劲奔放,给人一种大气、秀气、灵气、霸气的感觉。

孙老写完一幅字,把笔递给我,让我接着写。我的毛笔字还是小学水平,根本算不上书法,其实我也不懂书法。再说,今天来的都是书画名家,我岂敢班门弄斧。我边摆手边问,孙老的字那么有力,是怎么练出来的?他笑着说在战争年代,抽空练练,坚持下来,写多了便练出来了。

孙毅将军既有武将之威,又有儒将之雅,博学多识,爱好广泛。据说,孙老就像他诠释自己名字“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毅”字那样,每天都坚毅不断地写上几幅字,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活动。他说自古英豪能吃苦者成大事,写字也必须有毅力。他还自豪地说身体很重要,你看我刚才写字,手不哆嗦,一挥而就,说明我的身体还可以。

笔会结束了,全体人员来到餐厅。在东道主致祝酒词后,大家举杯交盏开怀畅饮时,我端着满满一杯酒直奔主桌,给孙毅将军敬酒,祝愿他健康长寿,请他一定完成迟副主席交给的活到100岁的光荣任务。在欢声笑语中,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的一曲《说句心里话》把宴会气氛推向了高潮。[1]

作者简介

武立金,原总参某部副局长、天津市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