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冬夕宜晚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晨興冬夕宜晚睡》出自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律。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父陸宰,是很有民族氣節的 官員和學者,朝廷南渡後,他便回到家鄉箸書了。陸游自幼就受到愛國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戰復仇的壯志。29歲參加進士考試,名在前列,因觸犯殲臣秦檜而被除名。孝宗時,被賜給進士出身,歷任夔州通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等地方官,還參贊王炎、范成大幕符軍事,後來做過朝議大夫,禮部[1]郎中。65歲那年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閒居,死時年八十六。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於 創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
“ |
冬夕宜晚睡,夏日思晨興。 磊落明星高,蒼涼朝日升。 正襟坐堂上,有幾不敢憑。 陳前聖人書,凜如蹈淵冰。 平生不苟利,豈獨畏友朋。 長飢君勿誚,人各有不能。 |
” |
— [南宋]陸游 |
作者簡介
陸游自幼聰慧過人,先後師從毛德昭、韓有功、陸彥遠等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因長輩有功,以恩蔭被授予登仕郎之職。
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陸游進京臨安(今杭州)參加鎖廳考試(現任官員及恩蔭子弟的進士考試),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後取為第一,因秦檜的孫子秦塤位居陸游名下,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從此陸游被秦檜嫉恨,仕途不暢。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秦檜病逝,陸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調入京師,任敕令所刪定官。陸游進入朝中後,應詔上策,進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隨意封加王爵」;高宗酷愛珍稀玩物,陸游認為「虧損聖德」,建議皇帝嚴於律己。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陸游以楊存中掌握禁軍過久,權威日盛,多有不便,進諫罷免楊存中,高宗採納,降楊存中為太傅、醴泉觀使,升陸游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負責司法工作。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任命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陸游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時孝宗在宮中取樂,並未重視,陸游得知後告訴大臣張燾。張燾入宮質問,孝宗遂罷陸游為鎮江府通判。
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張浚為都督,主持北伐。陸游上書張浚,建議早定長遠之計,勿輕率出兵。張浚派大將李顯忠、邵宏淵領兵出擊,收復靈壁、虹縣,進據符離,因李邵不睦,宋軍大敗(符離之戰),偏安之論隨即甚囂塵上。張浚上疏領罪,被貶為江淮宣撫使。
隆興二年(1164年)春,陸游在鎮江任上結識張浚,獻策出師北伐,張浚讚揚為「志在恢復」。四月,「隆興和議」將簽成,陸游上書東西兩府,進言說:「江東之地,自吳國以來,莫不以建康為都城。臨安頻臨大海,運糧不便,且易受意外襲擊,皇上駐紮臨安,只能作為權宜之計。合約簽訂之後,皇上應駐紮建康、臨安,金朝來使,或到臨安、或到建康,這樣以來,可以爭取時間建都立國,而不令金朝生疑。」時龍大淵、曾覿掌權,陸游就對樞密使張燾說:「曾覿、龍大淵利用職權,廣結私黨,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後患無窮。」張燾聞言奏報朝廷,孝宗大怒,貶陸游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1165年),陸游調任隆興府通判。有人進言陸游「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朝廷即罷免了陸游的官職[2]。
視頻
晨興冬夕宜晚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代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兵部、工部具體都是幹什麼的? ,搜狐,2021-09-18
- ↑ 南宋偏安臨安卻造就了偉大的詩人陸游,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