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春底降临(穆旦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作品原文

作者:穆旦

现在野花从心底荒原里生长,

坟墓里再不是牢固的梦乡,

因为沉默和恐惧底季节已经过去,

所有凝固的岁月已经飘扬,

虽然这里,它留下了无边的空壳,

无边的天空和无尽的旋转;

过去底回忆已是悲哀底遗忘,

而金盅里装满了燕子底呢喃,


而和平底幻象重又在人间聚拢,

经过醉饮的爱人在树林底边缘,

他们只相会于较高的自己,

在该幻灭的地方痛楚地分离,

但是初生的爱情更浓于理想,

再一次相会他们怎能不奇异:

人性里的野兽已不能把我们吞食,

只要一跃,那里连续着梦神底足迹;


而命运溶解了在它古旧的旅途,

分流进两岸拭着疲弱的老根,

这样的圆珠!滋润,嬉笑,随它上升,

于是世界充满了千万个机缘,

桃树,李树,在消失的命运里吸饮,

是芬芳的花园围着到处的旅人。

因为我们是在新的星象下行走,

那些死难者,要在我们底身上复生;


而幸福存在着再不是罪恶,

小时候想象的,现在无愧地拼合,

牵引着它而我们牵引着一片风景:

谁是播种的?他底笑声追过了哭泣,

一如这收获着点首的,迅速的春风,

一如月亮在荒凉的黑暗里招手,

那起伏的大海是我们底感情,

再没有灾难:感激把我们吸引;


从田野到田野,从屋顶到屋顶,

一个绿色的秩序,我们底母亲,

带来自然底合音,不颠倒的感觉,

冬底谎,甜蜜的睡,怯弱的温存,

在她底心里是一个懒散的世界:

因为日,夜,将要溶进堇色的光里

永不停歇;而她底男女的仙子倦于

享受,和平底美德和适宜的欢欣。


1942年1月

作者简介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铮,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成员之一,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

穆旦6岁即发表习作,青年开始诗歌创作,之后一直寄情于现代诗,联大毕业后,曾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国外深造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穆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9岁。[2]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 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着,并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3]

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袁可嘉回忆了现代文学史上现代化新诗潮的由来和发展,认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诗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实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语言艺术‘现代化’的问题上,他比谁都做得彻底”。不过袁又指出,这样的“彻底性”难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诗作中带来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涩,使他的作品到今天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赏,是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4]

王佐良认为“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王佐良还谈到了穆旦晚年的诗作,认为诗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无可企及的诗才。他认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