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易县西斗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易县西斗城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易县西斗城 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部,隶属高陌乡政府,距离县城3.5千米,为平原村落。人口以杨、宗、马、刘姓居多。境内古迹有燕下都遗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斗城杠箱会。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易县西斗城 [1]

著名景点 西斗城杠箱会

特色美食 血糕、香椿鱼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部

​杠箱会

杠箱会俗名黄箱子会,以易县西斗城村所扮者为著名,已有三百年历史。据清末齐如山先生《故都百戏考》载:清康熙年间,有一京官,调任外省三年,贪赃枉法,遂至宦囊百万。当其离任回京时,恐其赃银途中遭劫,乃假扮进贡朝廷之皇贡响银,分藏四箱,八役抬之,箱上各插龙旗,此赃官却扮作押官(画豆腐脸),红官衣、玉带、乌纱、朝靴、燕尾须,后用执罗伞役,前有三班六房役吏,行至北京崇文门,为该门税卡都监所查获。

康熙命斩此赃官,并命京都吏民,扮演此花会串街表演,为劝戒京师官员之宣传。惟扮此官者,不乘轿骑马,但骑一条丈余之大杠、二役抬之,此官执折扇骑杠上作官僚之俗态,落地说话时抛京腔,信口胡诌,并无固定之词,以打诨取乐为能事。其抬箱之八役,箭衣、大带、扎巾、快靴,白面无须。表演时串走圆场,每走一圈,合唱一曲,皆庆贺新春吉庆之词。抬役表演则以换肩弯腰为主要动作。杂役、红毡帽,四至八人,板锁棍牌俱全。刑房书吏则方巾大衫。排街则用浑吵子伴奏,串村拜会,则杠箱进神棚参神降香。西斗城村此会,杠箱官由杨氏子弟扮演,历代世袭,据说其他姓者,在杠上不能坐稳。

伴随经济发展,现已鲜有年轻人学习、表演,几近遗失。

燕下都遗址

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发现有许多兽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

主要聚集在河北易县境内。西斗城有多处。

特色美食

血糕

用白面、玉米面加白菜、香菜,和着新鲜猪血揉捏成团,上锅蒸而成。待放凉成形后,切片用煎锅加油煎成脆状,装盘上桌。既可作为菜,也可作为主食食用。其貌虽不扬,但味道清香独特,是当地春节家家必做美食。

香椿鱼

将香椿叶在由面和鸡蛋搅拌的面糊中转下,下热油锅中炸,待成型后出锅装盘。形似小鱼,因此故名“香椿鱼”。当地人们更是擅长将春天的香椿用冷冻或晾干的方式保存,待冬日春节来临,拿出制作此菜。香椿味儿飘香极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