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北投站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為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新北投支線)的捷運車站。過去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北投線的端點站,台鐵站體與列車現展示於捷運站旁的公園。
車站概要
高架二層車站位於大業路旁,與中和街、泉源路、中山路、光明路的交叉路口西側;車站代碼為R22A。
站名取自地名及日治時代原站名「新北投」(相對於北投站一帶之「舊北投」地區)。
本站原先設計為捷運淡水線營運區間之其中一個主線終點站,卻因周遭居民抗議噪音問題而將其改為支線終點,而臺北捷運公司有將此方案重啟之計畫,本站將可能成為「新北投-大安(離峰)/象山(尖峰)」營運區間之終點站。
車站構造
高架二層車站,一個島式月台,一個出入口。地下一樓為商店街,需從七星街進入。
新北投線進行過隔音牆更新工程,(2019/7/16起至年底)平日9:30~16:00的營運模式調整成:[往北投]改在2月台候車。其餘時段在1月台候車。
車站出口
出口位於車站北端。
- 出口:大業路、泉源路
利用狀況
本站西側設有剪式橫渡軌供列車折返使用,預留作為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主線其中一個起訖站,但附近居民覺得太吵(主因是軌道彎曲過大),在試車時期就以丟擲雜物抗議,通車時決定降速行駛,並且不與主線相通,通車一段時間之後亦由原本六節改為三節車廂行駛至今。
2019年6月20日,依據前一個月的北投區里長座談會時其中4位里長的提案,進行一天的區間車北投站端延駛到本站的測試,期間本站兩個月台都使用,是通車以來首次載客同時使用本站兩個月台。之後將結果將於7月底呈報給台北市政府,作為是否常態化的評估。2019年9月14日,台北捷運宣布,由於噪音不符法規標準,且嚴重影響沿線住戶生活作息,新北投支線維持三車組營運。
此外市府與當地民眾,均有反應是否啟用新北投站的緊急出口,作為第二出口使用的需求,以方便七星街一帶的居民與帶動B1商店街人氣,但新增出口設備所費不貲,是否具有經濟效益一直處於研議中。
台鐵新北投車站
興建與擴建
- 1916年4月1日:隨著新北投線鐵路正式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新北投停車場」),以台灣紅檜木為主要建材,屋頂闢有四座對稱的雕花氣窗與三孔老虎窗形式。
- 1937年:擴建增為四個老虎窗圓孔,建築形式沿用至今,為台灣經典建築。改建過後的第二代站房落成,車站與軌道呈「T」字型垂直佈設,十分特別。
- 過去以單節汽油客車往返於本站與北投車站間,戰後改以單節柴油客車行駛。
廢止與拆除
車站歸鄉運動
- 1996年: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因北投人在地情感,以一篇文章「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倡議新北投車站返鄉,大家才慢慢認知,文化資產的珍貴性,逐漸凝聚新北投車站返鄉的共識。
- 地方居民期望「新北投車站回娘家」的聲音未曾停歇。
台北市議員吳思瑤多次質詢要求台北市政府協助新北投車站返鄉於原址重建,檢討過去為了建設開發而輕忽古蹟保存之政策,重新重視文化資產、找回過往北投人記憶拼圖,然而車站重組也成為政治角力的禁臠 。經多方爭取車站建築產權所有人將車站捐贈臺北市政府,維修後2016年重新開放。
- 2012年:台灣民俗村遭法拍,新的產權所有人拒絕割愛,彰化縣政府將車站列為暫定古蹟,老車站的返鄉機會卻越來越渺茫,甚至不排除原地仿建。[1]吳思瑤、八頭里仁協會與北投地方人士一同啟動「新北投車站回娘家」計畫,申請成立台北市首創的古蹟公益信託基金,發起「一人一塊錢買回車站」募款活動,除了募集車站歸鄉基金,還能讓民間與政府共同永續經營車站,並且在新北投捷運站外架設信託基金看板,設定目標金額為19,160,401元,也就是車站當年完工的日期,希望於車站百歲(2016年)前迎回車站。
- 2013年4月1日:北部文史團體結合彰化在地文史團體,跨縣市發起「搶救台灣民俗村暫定古蹟活動」,同時也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活動,獲得19個團體、242人連署。
- 2013年4月18日:台灣民俗村產權人日榮資產管理公司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給台北市政府,同時肯定任何歷史價值建築必須與原本存在的土地具有關連性。[2]
- 2014年2月22日:臺北市及彰化縣文化局「喜迎車站」隊伍,將象徵車站的六個構件包括老虎窗、簷架雕刻等,從彰化送回臺北,以大紅花轎裝置著象徵車站的主要構件,包括老虎窗、鬼瓦、簷架雕刻、榫頭及新北投車站大字歸來。
在地團體與台北市議員吳思瑤合作作曲車站歸鄉,並製作車站歸鄉紀錄影片。
- 吳思瑤向台北市長郝龍斌建議,車站重建與選址應加入公民意見,故市府召開2次「公民擴大會議」,慎重對待地方意見。2014年1月23日,第一次公民會議達成三項共識,包括「新北投車站重組樣貌以新北投地區時期的正反四個老虎窗」、「材料則以舊料為主的新舊併陳為原則」、「有關後續經營則是以公私合營的模式,並以親民的活化再利用方式為主」。同年4月第二次公民會議,文化局將會勘後的民眾意見彙整後,擇定六個方案,雖未獲共識,但已有二大重組方向之雛形。同年10年21日,台北市文化局召開第61次文化資產會議,確認新北投車站的重組位置將坐落在原車站基地上的北投七星公園。
- 2015年10月:因文資團體對位址抱持不同看法,面臨A方案(車站原始位址)與D方案(七星公園內)兩案僵持,選址問題陷入僵局。[3]
- 2016年2月2日: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文化局舉辦公聽會,再次說明A方案、微調A方案及D方案相關細節,並宣布將進行站體位置模擬。
- 2016年5月2日:台北市政府由副市長陳景峻舉辦公聽會,經過車站位置模擬後,交通局發現微調A案確實會影響行車時間及順暢度,也出現紐澤西護欄遭大客車撞凹的現象;會後表決支持D案者壓倒性多數,主席將多數贊成「微調D案」與「D案」的意見送市府都發、文化局裁量。
- 2017年4月1日:百年建築「新北投車站」歷經12年民間推動,終於「返鄉」以全新材料面貌亮相,和101年前車站啟用同一天,致敬意味濃厚。
- 2018年5月30日:全新材料所建的新北投車站被台北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
車站週邊
- 北投公園
- 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北投公園內。
-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位於北投公園內。
- 梅庭:位於北投公園內,過去曾是于右任北投避暑寓所。
- 凱達格蘭文化館
-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
- 臺北市私立薇閣國民小學
- 逸仙國小
-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
-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
- 地熱谷
- 北投公民會館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光明派出所
- 北投文物館
- 日勝生加賀屋
- 七星公園地下停車場
- 大業立體停車場
-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
-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 捷運新北投站
- 大業大同街口
公車資訊
站牌名為《新北投》、《北投公園》
編號 | 經營業者 | 區間 | 備註 |
---|---|---|---|
129 | 大南汽車 |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第二停車場 | 例假日行駛。 |
216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捷運劍潭站 | |
216區間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榮總 | |
218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萬華 | 行經文林北路。 |
218區間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捷運奇岩站 | |
218直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萬華 | 直行承德路。 僅上班日上、下午尖峰時段固定班次發車,例假日停駛。 |
223 | 大南汽車 | 關渡-青年公園 | |
230 | 大南汽車 |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 | |
承德幹線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捷運市政府站 | 原266路線 |
602 | 中興巴士、大南汽車 | 北投-天母 | |
小6 | 大南汽車 | 北投-清天宮 | |
小7 | 大南汽車 | 北投-嶺頭 | |
小9 | 大南汽車 | 北投-竹子湖 | 台灣好行竹子湖線。 |
小22 | 大南汽車 | 捷運北投站-泉源路 | |
小25 | 大南汽車 | 捷運北投站-六窟 | |
小26 | 大南汽車 | 北投-頂湖 | |
市民小巴2 | 大南汽車 | 捷運北投站-溫泉路 | 僅停靠 北投公園站牌 |
內科通勤專車16 | 大南汽車 | 捷運石牌站-內湖科技園區 | |
南軟通勤專車北投線 | 大南汽車 | 新北投-南港軟體園區 |
參考文獻
- ↑ 新北投車站難歸鄉 北投人不排除原地重建.自由時報.2012-08-30
- ↑ 無償捐贈 新北投車站回家有望.大紀元.2013-04-18
- ↑ 新北投車站 歸鄉原址喬不攏.中國時報.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