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景陵康熙陵寢的五大謎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康熙陵寢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景陵康熙陵寢的五大謎團景陵是康熙皇帝的陵寢,位於孝陵東南3華里。景陵始建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景陵安葬着1個皇帝、4個皇后、一位皇貴妃。康熙帝的景陵和順治帝的孝陵一樣,充滿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許多難解之謎。[1]

謎團一:為何初建不設石像生?

我們現在到景陵參觀遊覽,走過雄偉壯觀的五孔神路橋,迎面就是石像生。景陵石像生共有5對石雕像:文臣、武士、馬、象、獅。排列在彎曲的神道兩側,楊柳蔭護,溪水潺潺,環境幽靜秀美,令人陶醉。誰也不會想到,這5對石雕像並不是景陵在初建時就有的,而是康熙帝的孫子乾隆帝給添設的。

那麼是怎麼發現景陵石像生是乾隆帝補建的呢?筆者在2000年春從浩如煙海的清宮檔案中發現了監察御史瑪起元的一件朱批奏摺。瑪起元在奏摺中請求乾隆皇帝給康熙帝的景陵和雍正帝的泰陵補建石像生。由此才知道景陵初建時未建石像生的秘密。

景陵為什麼初建時不設石像生?瑪起元在奏摺中是這樣講的:康熙帝考慮到自己的陵寢緊靠着皇父的孝陵,走同一座大紅門,使用共同的風水牆,孝陵已設了石像生,自己的陵寢也就沒有必要再設了。這也是出於對皇父的孝敬之心。

景陵最初不設石像生的原因真的像瑪起元所說的那樣嗎?筆者認為這只是瑪起元的一種想象和推理,其中不否定有恭維之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說的泰陵不設石像生的原因就不對。(泰陵為什麼不設石像生,後面專題講,這裡就不講了。)所以他所說的景陵不設石像生的原因也不可靠。那麼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真實的原因可能是景陵沒有設石像生的合適位置。為什麼這樣說呢?根據清代陵制,石像生應建在五孔神路橋(或七孔神路橋)之北,牌樓門以南的神路兩側。凡是去過景陵的人都知道,景陵的五孔神路橋至牌樓門之間的神路不僅很短,而且是彎曲的。石像生的作用是肅威儀、壯觀瞻的作用,所以將石像生建在筆直的神路上最為合適。按景陵的這段地理環境來說,是不適宜建石像生的。而且在彎曲的神路上設石你生,各石雕像之間顯得參差不齊。在為泰陵補建石像生時,風水人員就曾以這個理由予以反對。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的認為,真正景陵當初不設石像生的原因,還是一個謎。

景陵石像生後來畢竟添設了。但何時添設的,現在還未找到依據,有待進一步考證。

謎團二:雍正生母為何總與皇帝兒子鬧彆扭?

孝恭皇后烏雅氏是雍正帝的生母,在康熙帝生前雖然比較受寵,但畢竟是一名妃子,距離皇后和皇太后還差得很遠。在皇宮,一向是母以子貴,婦以夫榮。作為皇帝的妃嬪,哪一個不想生皇子?又哪一個不想自己生的皇子能當上皇帝?可是妃嬪多如雲,皇子有的是,而皇帝只有一個,當皇帝那能就輪到自己生的兒子頭上?簡直就是不敢想的事。可是烏雅氏就做到了,她生的兒子胤禛還真的就當上了大清國入關後的第三個皇帝。她的身價立刻倍增猛長,由妃子一下子就升到了頂級—皇太后。按說烏雅氏就得高興得不得了,做夢都得樂,跟兒子親得不知怎親才好。可是烏雅氏卻大相反。她不但不高興,還事事跟兒子鬧彆扭,處處跟兒子過不去,甚至鬧到水火不能容的地步。康熙帝死了,她哭着鬧着要自殺殉死,追隨先帝而去;她當上了皇太后,就應該搬到慈寧宮去,可她死氣白列地不搬,賴在永和宮不走;她當上了皇太后就應該上徽號,她高低不讓上;她的兒子胤禛在舉行登極大典前需要先到皇太后前行禮,然後再升御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可是烏雅氏卻不冷不熱地說與她沒有關係,不想接受皇帝的行禮。

烏雅氏在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得的病,第二天凌晨就死了。她得的是什麼病?為什麼死得這麼快?當時在社會上有一種傳說,說是烏雅氏想見一見剛剛被雍正帝從青海前線召回來的另一個親生兒子允禵,雍正帝就是不讓見。母子二人越說越急,烏雅氏一氣之下,猛地向旁邊的鐵柱子撞去,立時腦漿崩裂,當場絕氣身亡。這個傳言在當時確實真有,曾被雍正帝駁斥過。

不論怎麼說,烏雅氏之死確實有一些令人生疑的地方,比如:烏雅氏為什麼總與雍正帝鬧彆扭?烏雅氏為什麼死得這麼快?總之,烏雅氏之死是個謎。

謎團三:棺內自動噴火燒傷盜墓人?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清東陵發生了第二次盜陵大案。這次被盜的陵寢主要有康熙帝的景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皇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被盜陵寢之多,損失之大,超過了孫殿英製造的第一次大盜案。

1945年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十八日)是景陵罹難的日子。這次盜陵,既不是官盜,也不是軍盜,而是以土匪為主,拉攏一些當地不法分子,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盜掘的。當盜匪挖開景陵地宮,揭開康熙帝的棺蓋時,突然從棺內噴出一團火焰來,立時就把正探頭往棺內探看的田老七和關老七兩人的臉燒壞了。這兩個人都是東陵人,這一燒,給這兩個人的臉留下了永久的記號—傷疤。村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這傷疤的由來。至今還有一些老人記得這件事。

棺內為什麼會噴火?是人為的防盜裝置,還是磷火?如果是前者,到1945年康熙帝已入葬220多年了,況且每年地宮裡都有一二月時間存有大量積水。火藥及其噴火裝置早已糟爛變質失效了,不會再噴出火來。如果是後者,磷火火力很弱,決不會有這麼大的燒傷力。那究竟是什麼火?真是令人費解。

謎團四:景陵地宮什麼樣?

清朝在關內的9座皇帝陵,我們已經知道了6座陵的地宮是什麼規制。只有孝、景、泰3個陵的地宮我們還不清楚。孝陵是清朝在關內仿明陵建的第一座陵。其地宮很有可能接近明陵。景陵是第一座使用棺槨,實行土葬的陵寢,對泰陵肯定有較大的影響。景陵可以說承上啟下。所以說景陵地宮是關鍵。裕陵地宮及其以後的地宮,除道光帝的慕陵地宮為四券二門外,其餘均為九券四門,石門上有八大菩薩雕刻。景陵地宮什麼樣?是九券四門嗎?石門上有沒有菩薩雕刻?據1952年探視過景陵地宮的李正先生回憶說:

第二個去看的是景陵地宮。和我一起下去的有遵化公安局的那位局長和東陵的鞏所長。其餘的人在洞口外拽繩子。我們三人是從地表的盜口鑽進去的。洞口不大,裡面僅有一塊石料大的入口。我們也是一手持槍,一手舉着松明子,用繩子系下去的。第二道石門也是半開着的,頂門石都是錯位的。有一扇石門也是錯了位。第二個券里有水,到膝蓋。第三個券里水很深,水齊胸深,涼得可怕。再往裡是道圓券,圓券上面有石雕裝飾。門上有個洞,順洞往裡看,券里全是水。水面與洞口平。所以最後的券未能進去,裡面的棺槨也未看到。整個地宮是石券,石門上有雕刻,是什麼雕刻記不清了。壁和券頂有沒有雕刻,因天黑,記不清了。但最後的券門是圓的,上面有石雕裝飾記得很清。

根據李正先生的回憶推測,景陵地宮是由多道石券構成的。其中所說的「圓券」是什麼樣?「圓券」上的「石雕裝飾」什麼樣?他並強調石門上有雕刻,這些雕刻是八大菩薩嗎?這些現在都弄不清楚。景陵地宮什麼樣,現在還是一個謎。

謎團五:光緒年間不明真相的大火

隆恩殿也叫享殿,俗稱大殿。殿內供設皇帝和皇后、皇貴妃的神牌,是陵寢祭祀活動的最主要的場所。因此,隆恩殿是陵寢地面上最重要的建築。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農曆二月二十日早晨,景陵隆恩殿檐際突然起火,繼而火光四起,迅速漫延。在陵上值班的八旗官兵和內務府官員趕來,打開宮門時,火勢更加猛烈,金蛇亂舞,烈焰騰空,整個大殿已變成了一座火山。難耐的高溫,加之瓦片石塊亂蹦亂飛,人根本就不能近前。所以眼睜睜地看着隆恩殿在雄雄的大火之中化成一片灰燼。景陵隆恩殿內供放着康熙皇帝和4位皇后、1位皇貴妃的神牌。景陵大碑樓這場火是繼光緒二年(1876年)孝陵神功聖德碑亭被燒後,清東陵發生的第二次大火災。祖陵大殿被燒,事情何等重大!東陵守護大臣載澤、壽全和馬蘭鎮總兵豐升阿急忙將這件事上報朝廷。光緒皇帝聽說景陵的隆恩殿被燒了,非常震怒,立刻派戶部尚書趙爾巽、軍機大臣兼戶部右侍郎鐵良為欽差大臣專程到東陵查辦此案。兩位欽差大臣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趕到了東陵,他們用盡了各種手段,折騰了十幾天,既未查出火因,也未拿到兇犯,只得回京了。他們在寫給光緒帝的奏摺中無可奈何地說:火自上出,查無可疑形跡。對此光緒帝也無計可施,只得對守陵官員進行了一定的處罰。最後不了了之了。

隆恩殿到底為什麼起火呢?是不是像孝陵神功聖德碑亭那樣,觸雷電起火燒掉的?景陵大殿起火那天是農曆的二月二十日,那天既沒有下雨,也沒有打雷。當時天氣還比較嚴寒,也不是打雷的季節。雷擊起火是不可能的。

是不是前幾天祭祀活動時遺留下了火患?在二月十五日曾在大殿進行過小祭,可是已經過去5天了。如果真的留下火患,也不會5天以後才失火。所以這種可能性也不存在。

那究竟為什麼起火呢?當時東陵地區流傳着兩個說法:

有人說:有個江洋大盜多次做案,為躲避朝廷緝拿,藏身於殿內的天花板上。用大殿裡的蠟燭照明時,不慎引起火災。筆者認為這個傳說可能性不大。為什麼呢?這個大盜躲到天花板上面,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一般人不可能知道。至於用蠟燭照明,不慎碰倒引起火災,那只能是一種推想,誰也沒有親眼看到。那個大盜也不可能將自已的藏身地點和照明方法告訴別人。所以這種說法不足為信。還有的說是守陵官員互相陷害,故意點的火。這只是一種傳說,查無實據,書上也沒有記載。

當時東陵地區還傳說:大殿被燒後,景陵官員非常害怕。因為大殿內供奉着6塊神牌。神牌燒了那還了得!景陵官員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他們找來一個叫李子春的木匠,賄以重金,讓他做了6個假神牌,用煙熏火燎做舊,就說是冒着生命危險從大殿裡搶救出來的。這個招兒還真靈!後來光緒皇帝果然以「景陵守護官員奮不顧身搶救神牌」為理由,對景陵的主要官員沒有進行嚴厲的懲罰。

景陵大殿到底因什麼起火,當時皇帝都束手無策,到現在這個案子就更難破了,起火的原因恐怕已成不解之謎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