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披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披帛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
披帛

中文名称 :披帛

形 状 :是长条形状的巾子

功 能 :古代汉族妇女服饰。

兴 起 :唐代

披帛,是古代女子服饰上的一种配饰,轻薄的布料丝织品,甚至男性古装服上也有;多为汉族服装的绸缎绫布,隋代壁画中已有披帛,唐代广泛流行。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有很多种戴法,披帛分两种:一种布幅较宽,长度较短,名为披子,使用时披在肩上,多为室外用;另一种布幅较短,但长度有所增长,名为披帛,使用时多将其缠绕在双臂,多为室内用。

披帛的材质与形状

披帛,是长条形状的巾子,搭在肩上,缠绕在手背间,一般都是薄薄的纱罗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银线织就的图案。据专家们考证,披帛不是中土固有的服饰,可能是来源于西亚,更详细点,是来源于波斯,而波斯人披帛的习惯,则可能是受到希腊化的影响。必须注意的是,有学者所怀疑披帛并非中国本土发明是存在争议的。起源于亚述和巴比伦的一种带穗的饰物才是西方传统上的与TUNIC搭配的披肩。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身披披帛的女供养人。唐代开元以后,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披帛开始出现在每一个追逐时世装的女性肩上。这样说来,一条条披帛,竟然也是国际化的成果了。自信开放的唐代汉族女性们奉行服饰上的华丽精巧。"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花花草草们也可以一亲芳泽。《旧唐书?舆服志》里这么说:"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唐玄宗就曾颁下诏令:宫中二十七世妇和宝林、御女、良人在随侍和参加后宫宴会时,都须身披绣有图案的披帛。而宫女们在端午节时,也要披较为华丽的披帛,称为奉圣巾或续寿巾。

唐代时期

美丽的大唐女子,站立时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静谧,走动时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动静相得益彰。这种附加的服饰,延伸了身体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仅仅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这不是魏晋时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美感。高髻、披帛、半臂、袒领服,少有地线条感和人体美相结合,它所依赖的不是传统的伦理规范,也不是公众社会对女性的戒备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们短暂地焕发了审美想像力的产物。披帛这种"时装",借鉴了当时风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们从舞台服装中汲取灵感,而日常穿着也可以升华为表演服装。在后来的京戏《天女散花》里,梅兰芳舞动长长的飘带,那一定也是对披帛象征性地极端发挥。唐代妇女为使自己的服装更富有艺术魅力,她们在外出行走时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风暖背。在室内或宫中花园里披上比披子更长的带子--"披帛"。绕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从皇家贵妇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服饰逐渐消失。不过类似"帔子"的长、方围巾以其实用功能仍在现代社会中流行开来。而"披帛",人们只能从敦煌飞天画壁、出土陶俑、影视歌舞的古典剧目或汉族传统婚礼中偶尔领略,欣赏其长虹绚霞般飘逸、浪漫、飞扬的神采了。[1]

视频

披帛的多种用法来了,屏幕前的你get到了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