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思乡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思乡曲

中文名:思乡曲

外文名称:Homesick song

作者:马思聪[1]

创作时间:1937

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但《思乡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2]

作者简介

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3]

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4]

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5]

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6]

创作背景

《思乡曲》作于72年前的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7]


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广州,

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8]

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9]

《思乡曲》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但是在文革期间,<<思乡曲>>被停播,改为<<东方红>>。此举使得马思聪在文革受批斗期间内的唯一对"中央"的希望破灭。

乐曲欣赏

《思乡曲》衷情于一场作曲家所熟悉的内蒙沃土。原是"马思聪1937年所作《绥远组曲》(现称《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

慢板,第一主题悲伤地,以如歌似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所怀的思念之情。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第二主题温暖,仿佛是回忆起过去幸福时光。

第三主题具有跳跃性的儿童形象,回忆童年欢乐时光。[10]

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乐曲中的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于主题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情感递次高涨的作用。

第一、二变奏,分别从调式、节奏和音域等方面揭示了主题所含的因素。第三变奏是乐曲的高潮,除了将原商调式的主题改变为宫调式以外,在


内部结构、旋律密度、调性、速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变化,使音乐具有活泼明朗的气息。主题的再使用了音区的调动,明亮的高音区,既表现出小提琴的丰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最后,乐曲以简短的结尾结束。

使人回味无穷的是,乐曲最后落在羽调式的属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荡着······

乐曲理解

在萤火烧过的地方,又奏起了思乡曲。曲子里,没有黄昏的苦烈,没有子夜的吟叹,只有灰烬中盎然破土而出的绿意,再有啊,再有的就是,生命回归的,呼唤。

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这时回忆起少时在故乡的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只有把这些,寄托于这一首《思乡曲》


视频

马思聪 《思乡曲》

《思乡曲》特别好听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