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心肌梗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肌梗塞
原图链接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又称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心肌因无法得到足够氧气而导致的损伤。其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不适,也可能会转变为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是下巴的不适 ,胸痛一般会在胸腔的中央或是左侧,会持续几分钟,不适的感觉会类似胃灼热。其他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恶心、觉得昏厥、冒冷汗或是疲倦。有30%的病患在心肌梗塞时会出现非典型的症状。女性较容易出现无症状的心肌梗塞。在超过75岁的人当中,约有5%会有无病史的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可能会造成心脏衰竭、心律不整、心因性休克及心搏停止。


心肌梗塞的高危险群

●中老年人:动脉硬化是老化的自然现象,年纪愈大,动脉硬化的情形也愈严重,血液流通不如年轻时顺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自然提高。但如果注意饮食、规律运动,可以减缓动脉硬化的速度。 ●有家族病史 ●血压、血糖、血脂过高 ●体重过重 ●抽烟 ●生气、压力大、过度疲劳、感染发炎(如肺炎)、天气忽冷忽热、突然剧烈运动。

心肌梗塞前兆

  • 当出现胸闷、心绞痛、呼吸不顺畅、上腹痛、下巴酸,合并冒冷汗、头晕、恶心、左上臂麻木等症状

哪些运动有益

  • 以腿部运动为主的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例如健走、慢跑、游泳、骑单车等。也可以在生活中多运动,例如爬楼梯、提早两站下公车,走路到目的地。

注意事项

  • 不要突然剧烈运动:最好从散步开始,每周慢慢增加速度、距离,两、三个月后达到目标。
  • 测量心跳:运动时心跳每分钟达到(220-年龄)×0.6到0.7,比如40岁,运动时心跳每分钟达到108~126下,这样的运动强度就很适合。[1]


给自己一颗健康的心脏

  • 国民健康署邱署长国民健康署提供“救心7行动”:“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拒烟”、“挑食”、“多动”及“健检”,帮助国人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 一、控三高-减风险:有三高问题的,定期量测及记录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肪数据,极采行健康的生活型态,如需用药,应遵照医师处方规律服药控制及定期回诊追踪。
    • 二、拒烟-保健康:戒烟一年后,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机率可降低5成;而戒烟5年后,中风机率几乎与无吸烟习惯的人相同。
    • 三、挑(好)食:挑选低钠饮食(减少盐份摄取)有助血压控制、选好油(拒反式脂肪酸、少动物与饱和脂肪,选天然植物油)、多蔬果、坚果、糙米类食物。
    • 四、多动-有活力:减少看电视、网路及拒当低头族(3C用品)等静态活动,维持每周五次、每次 30 分钟的中度身体活动,包括走路、使用大众运输、做健康操、跳韵律舞、慢跑、骑自行车等。
    • 五、健检-早发现:定期健康检查,善加利用国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岁民众每3年一次,65岁以上民众每年1次的免费成人预防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脏病重要危险因子的检查,以及早发现身体异常,俾能及早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及控制三高等危险因子,远离疾病威胁。[2]


紧急胸部按压才有最高的存活率

  • 正确学会CPR急救法,提高心肌梗塞存活率!
  • 紧急心肺复苏术包括人工呼吸与胸部按压两个动作,其中以胸部按压最为重要,一定要做好做满!案例:曾经有位医院主管,曾经在家里心跳停止,身为加护病房护理师的太太执行 20 分钟胸部按压直到救护车抵达、施予电击救回一命,学长至今毫无遗存症状! [3]


参考来源

  1. 哪些人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险群?. 康健杂志. 2011-11-01 [2020-04-09] (中文). 
  2. 国民健康署. 心肌梗塞是沉默的心脏杀手;“救心7行动”从日常做起!. 卫生福利部. 105-03-23 [2020-04-09] (中文). 
  3. 杨智钧医师. 人人都要知道的心肌梗塞急救法,才有最高存活率. 早安健康. 2016-10-15 [2020-04-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