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愁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開愁歌》 |
作品名稱: 開愁歌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 者: 李賀 創作年代: 中唐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
《開愁歌》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前四句寫秋景肅殺,失意愁苦;中間四句寫貧困激憤,解衣貰酒;末四句寫醉酒失態,主人勸慰。全詩在描摹客觀景物時,直接抒發了詩人愁苦憤悶的情懷,有如決堤而出的洪水,滔滔汩汩,一瀉千里,筆調豪放,意境蒼涼。
詩詞原文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⑴,臨歧擊劍生銅吼⑵。
旗亭下馬解秋衣⑶,請貰宜陽一壺酒⑷。
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淒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飛鶉(chún):形容衣衫襤褸。馬如狗:形容馬極瘦小。《後漢書》「車如雞棲馬如狗。」
⑵臨歧:面臨岔路。
⑶旗亭:此指酒肆。
⑷貰(shì):賒欠。宜陽:地名,即福昌縣,在今河南省。
⑸填豗(huī):豗,相擊。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仕途偃蹇。曾官 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 韓愈、 皇甫湜,並和 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六歲。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 嚴羽《 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有些作品情調陰鬱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 昌谷集》。
[1]。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對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鎮割據的黑暗現實,多所針砭;對下層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進步傾向。在藝術方面,他的詩調高氣峻,或如雲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麗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構思的精巧、語言的精闢等方面,極富獨創性,在中唐別樹一幟,有開拓之功。[2]。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裡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他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3]。
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其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但賀終不得登第。後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鬱鬱不平。在京時,居崇義里,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遊,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後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去世。
參考資料
- ↑ 少年寫詩,一揮而就,從而驚倒詩壇大家韓愈 ,搜狐網,2018-05-09
- ↑ 唐代詩人的母子情 ,搜狐網,2019-05-15
- ↑ 詩鬼李賀寫一千古絕句,唐朝無人能接,兩百年後才出現下半句! ,搜狐網,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