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論教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康德論教育》,19世紀初德國教育理論著作。康德著。1803年在哥尼斯堡首次出版。以後陸續出版過4個不同的德文版本。曾被譯成英、法等文字,中譯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年出版,譯者瞿世英。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13節,中譯本約9萬字。受法國思想家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的影響,認為人生而具有各種有待發展的自然稟賦,這使人成為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其最終目的是使人人都成為自身的目的,都得到自我完成。把16歲以前兒童的全部教育區分為體育、智育、德育等3個方面,從初生起,依序進行。嬰幼兒時期的教育以身體養育和鍛煉為主,通過遊戲和勞動,幫助兒童鍛煉體力、技巧、培養信心、膽量,並為道德教育作準備。智育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單純傳授知識,而在於訓練各種心理功能。心理功能有低級、高級之分。低級心理功能包括感覺、想象、注意、記憶等。記憶力是心智發展的基礎,應及早訓練,並以感覺和理解幫助記憶。高級心理功能包括理解、判斷和推理。教學應採用蘇格拉底的問答法,以啟發兒童的思維,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兒童應主動地學習,通過各種實際的活動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理解事物的本質。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義務心、正直、友愛。義務心是道德的根本,也是指對道德原則自覺自愿的服從。認為受過管束的兒童遵守規矩,雖然也是服從,但這只是趨利避害的結果,不是道德行為,只有為履行義務而服從道德規範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體罰和物質懲處無助於義務心的培養,道德教育應喚起兒童本有的羞恥之心,使之受到良心的譴責而改過自新。宗教教育應當作為道德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是人類一代一代永無窮盡的事業。通過實驗,教育會逐步得到改善,實施教育的人本身也會隨之提高,最終實現其崇高目標。
本書所闡述的基本思想對18世紀末、19世紀德國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費希特、洪堡、赫爾巴特、豪辛格爾等教育家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啟迪。對歐美其他國家的教育理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作者介紹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教育理論家。長期擔任德國哥尼斯堡大學教授。曾撰文支持巴澤多創辦的「泛愛學園」,對泛愛主義教育思潮的傳播發揮了一定作用。1776—1796年間,先後4次在哥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後由其學生F.T.林克將講義編輯成書出版。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康德論教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讀?《連線》雜誌為你推薦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書是一種按某種體例編排的專供查找特定資料而不是供系統閱讀的書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