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帶職人轉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帶職人轉官》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六。

原文

紹興中,王浚明以右奉直大夫直秘閣,乞磨勘,吏部擬朝議大夫。時相以為既帶職,則朝議、奉直為一等,遂超轉中奉。其後曾慥踵之。紹興末,向伯奮亦用此,繼而續觱復然。後省有言,不應驀三級,自是但得朝議。予按故事,官制未行時,前行郎中遷少卿,有出身,得太常;無出身,司農;繼轉光祿,即今奉直、朝議也。自少卿遷大卿、監,有出身,得光祿卿;無出身,歷司農卿、少府監、衛尉卿,然後至光祿。若帶職,則自少農以上徑得光祿,不涉余級,至有超五資者。然則浚明等不為過,蓋昔日職名不輕與人,故恩典亦異。又自承務郎至奉議詞人,但三轉,而帶職者乃與餘人同作六階不小異,乃有司之失也。

譯文

宋高宗紹興年間,一個叫王浚明的人以右奉直大夫的身份在收藏珍貴圖書的秘閣中任直秘閣,掌管圖書管理工作。當時他向審官院請求考核他的政績,予以升遷,吏部打算授以四品的朝議大夫。當時的宰相以為既然是帶着職務遷升為官的,朝議和奉直屬於同一級別,於是就超越了朝議轉為中奉。之後,曾慥也按此辦法給轉了官。宋高宗紹興末年,向伯奮也按這一辦法轉了官,緊接着,續觱也給予了同樣的辦理。後來中書省里卻有人說,不應該跳越三級,只能得到吏部原議的朝議大夫之職。經過認真考察,我了解到,過去的慣例是:前行郎中升為少卿時,過去有做官的經歷的,得太常;沒有做官的經歷的,得司農;然後再轉而為光祿大夫,就是現在的奉直和朝議一級。從少卿升為大卿和監的人,有做官經歷的得光祿卿;沒有做官經歷的,經過司農卿、少府監、衛尉卿,然後再至光祿大夫。如果是帶着職務升遷的,自少農以上可以直接得到光祿大夫的品級,不必經過別的級別,以至於有一次超越五級的。由此可知,王竣明等人的越級並不過分,這是因為從前的職務名分不輕易給人,因而得到的待遇自然也不同。有人從承務郎升到奉議詞人,經三次轉升,可是帶職務的人與別人一樣,這是掌管升遷的機關人員工作中的失誤。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帶職人轉官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