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帕沃·鲁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帕沃·鲁米(Paavo Nurmi,1897年6月13日—1973年10月2日),芬兰田径运动员,芬兰最杰出的长跑选手,被誉为“芬兰飞人”。

在帕沃·鲁米的运动生涯中,共22次打破世界纪录。他于1920年、1924年、1928年三次参加奥运会,1933年宣布退役。共获得9枚金牌、3枚银牌,是奥运会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田径运动员。[1]

个人简介

“芬兰飞人”帕沃·鲁米是芬兰最杰出的长跑选手。位于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场前他的跑步石雕,芬兰博物馆内陈列着的“田径王国”美国赠给他的“黄金跑鞋”,无时不证明着这位传奇人物不可磨灭的辉煌过去。

帕沃·鲁米参加了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1924年法国巴黎夏季奥运会和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共获得9枚金牌和3枚银牌。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鲁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5000米比赛,在这届奥运会的比赛中,他落后于法国运动员古雷摩特,获得一枚银牌(15分钟)。三天后,鲁米在10000米的比赛中击败了古雷摩特夺得金牌(31:45.8)。在此之后第三天,鲁米在越野项目上再次获胜,同时拿下个人(27:15.0)和团体越野金牌。

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鲁米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颠峰(单届5金)——或者说是任何一名田径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颠峰。1924年7月10日,鲁米在巴黎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他先赢得了1500米比赛金牌(3:53.6),两个小时之后,他又在5000米比赛中获得冠军(14:31.2)。两天之后,鲁米顶着巴黎的高温,再次以1分24秒6的优势赢得10000米越野比赛的个人(32:54.4)和团体金牌。第二天,当其他运动员还在恢复的时候,鲁米又在3000米的团队比赛得到金牌。他还曾经希望参加10000米比赛,力争卫冕,但是芬兰随队官员拒绝他的参赛请求。回到芬兰后,愤怒的鲁米在比赛中打破了保持近13年的10000米世界纪录。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在鲁米最后一次参加的奥运会比赛中,他获得一枚10000米金牌(30:18.8)、一枚5000米银牌(14:40.0)和一枚3000米障碍赛银牌(9:31.2)。

鲁米以其异常出色的成绩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他受邀参加全世界的各种田径比赛并被国际田联批准为职业运动员,但这也使他失去了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并获得职业生涯中第10枚奥运金牌的机会。1973年10月2日,帕沃·鲁米在赫尔辛基去世,享年76岁。

1897年,鲁米出生于芬兰小城图尔库(Turku)。13岁时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背井离乡,充当一名搬运工。鲁米最早被发现长跑天赋是在1919年入伍之后。在一次武装赛跑中,每个人都戴着钢盔、背着长枪,腰带上挂满武器,还扛着一包沙袋,结果别人跑起来汗如雨下,他却轻松完成,速度也奇快。以后,鲁米大胆地改革过去速度慢,跑量小的落后训练方法,将速度融入耐力跑之中,使运动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辉煌的起点

鲁米的奥运辉煌起源于1920年的第七届奥运会。那届比赛上他一人独得三枚金牌,成为当届奥运会田径比赛获金牌最多的选手。也是在这次的比赛中,他养成了比赛时手握秒表的习惯。此后,无论训练还是比赛,鲁米的手中总会拿着一块秒表,边跑边看时间。

鲁米奥运会

1924年7月10日,鲁米在巴黎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他先赢得了1500米比赛金牌,两个小时之后,他又在5000米比赛中获多冠军。两天之后,鲁米顶着巴黎的高温,再次以31分24秒6的优势赢得10000米越野比赛的个人和团体金牌。第二天,当其他运动员还在恢复的时候,鲁米又在3000米的比赛得到金牌。他还曾经希望参加10000米比赛,力争卫冕,但是芬兰随队官员拒绝他的参赛请求。回到芬兰后,愤怒的鲁米在比赛中打破了保持近13年的10000米世界纪录。从那时起,鲁米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芬兰飞人”。当时,有些细心的观众发现,比赛时,鲁米总是不时低头看自己的右手,有人猜测,鲁米手里一定拿着母亲的照片或是一张圣母像,以求保佑。其实,这是鲁米4年前养成的习惯——手握一块秒表。比赛时,鲁米思想集中,并能精确地计算和分配每圈的时间和速度。当最后一圈铃声响后,他就将秒表往地上一扔,全速冲刺。

1924年巴黎奥运会是鲁米的黄金时期,有人把这届奥运会称为“鲁米奥运会”。有人这样描述奥运会时巴黎的情形:“他到哪里,哪里就有胜利,就有‘鲁米!鲁米!’的欢呼声。”遗憾的是,巴黎奥运会各项比赛结束后,没有正式宣布名次,没有升获奖运动员所属国家的国旗,闭幕式上也没有举行授奖仪式。奥运会结束大约一个月后,鲁米收到了从邮局寄来的5枚金牌。

最后一次奥运

但奥运会上没有永远的强者和冠军,巨星陨落的一刻总是令人伤感。1928年的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无论对于鲁米还是观众,都是永难忘怀的,那是他在世界性大赛中的最后一次亮相。10000米的较量全面展开,英国选手比韦尔一开始就给老将们来了个下马威,第一圈62秒。但精明的老将们不为所动,仍按自己的配速跑。2000米以后,同胞里托拉处在领跑位置,鲁米则紧随其后。离终点还有80米时,鲁米全力加速,跑到了里托拉的前面,并以30分18秒率先到达终点。这样鲁米就夺得了他的第九枚奥运会金牌。但接着举行的5000米比赛中,鲁米在跑进终点直道时感到自己确实跟不上里托拉,最终,里托拉以14分38秒获得冠军,鲁米慢了两秒钟。跑完之后,鲁米就仰面躺倒在场内的草地上。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鲁米这副模样,通常比赛之后他总是给人以若无其事的印象。赛后观众感叹:鲁米老了!1921-1931年期间,鲁米共创造29次世界纪录,其中有22个纪录受到国际田联的正式承认,居男子运动员创造世界纪录次数的首位。他连续3届奥运会参加12个项目共夺得9枚金牌和3枚银牌,是历届奥运会夺得金牌数最多的选手,得奖率百分之百,他的比赛生涯长达二十年之久,其运动神话永久地为人们所铭记。

离开田坛

1932年,壮心不已的鲁米又报名参加第十届奥运会。但是美国田径领队认为他接受他人的赠金,指责他破坏了奥运会的相关规定,并使国际田联取消他的比赛资格。这在芬兰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高呼着“鲁米万岁”的口号游行示威,表示抗议。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1933年,这位杰出的运动员令人惋惜地挂靴离开了田坛,同年,鲁米应邀前往美国,美国人民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品——黄金跑鞋,但鲁米没有收为已有,而是赠给了国家。

担任火炬手

鲁米最后一次出现在田径场,是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开幕典礼上,事前大会并未宣布圣火最后一棒是谁,当所有各国队伍进场之后,最后一棒手持圣火者从田径场入口处跑进来,所有人都对这位跑者的地位没有怀疑,因为再也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人选来担当这项殊荣,他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芬兰飞人”——帕沃·鲁米。

生命的终点

这位曾经缔造29项世界纪录的英雄,在1973年10月2日病逝,6位奥运金牌得主在他的葬礼中,为他覆盖国旗。他还把他的超强心脏捐出来,作为医疗研究之用。他的铜像竖立在他的家乡图尔库,以及赫尔辛基体育场外,还有位于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外的公园内。

1982年初,芬兰天文学家把他们发现的世界第1941颗太阳系行星,命名为“帕沃·鲁米”,以此来纪念这位杰出的芬兰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以运动员命名的行星,鲁米的英名,将永远与这颗行星同在。

1999年由当今世界最权威的体育新闻组织——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为庆祝成立75周年评选产生了“20世纪25名最佳运动员”。 “芬兰雄鹰”帕沃·鲁米获得一个名额。

视频

帕沃·鲁米 相关视频

帕沃·鲁米 芬兰人民的骄傲
2017帕沃鲁米田径赛男子百米决赛 古里耶夫10秒02夺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