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本息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崇本息末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1]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2]

名词解释

崇“本”以止息“末”,是对待“本”“末”关系的一种方式。王弼(226—249)在解释老子思想时提出了“崇本息末”的思想,与“崇本举末”相对。这里的 “本”指无形、无名者,即“道”;“末”指人为造作的各种形、名。“崇本息末”即是要发挥“道”或“无”的作用以实现万物的自然,同时止息对人为 造作的各种形名之物的追逐。在政治领域,“崇本”特指君主以“道”为依 据,施行无为之治。君主通过“崇本”,止息有关道德、礼法的教化以及各 种浮华、虚伪的言行。

引例1

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以息末之谓也。 (王弼《老子指略》) (因此呈现素朴的言行以杜绝圣、智的运用,减少对私欲的追求以摒弃巧、 利的诱惑,这都是所说的“崇本息末”。)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练、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达之中,诸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础和表达方式。

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思想和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异。譬如,在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峦地区当然有差异,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迥异之处。这些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并且通过词语即术语的方式固定下来,就必然影响到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出现和发展的特定生产和生活形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