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書古文疏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尚書古文疏證》八卷,清代閻若璩撰。

歷史

閻若璩二十歲讀《尚書》,發現古文尚書有可疑之處,遂窮三十八年的研究考證,寫成《尚書古文疏證》八卷。《尚書古文疏證》一書「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此書列舉了一百二十八條證據,將孔安國傳古文《尚書》判定為偽書,認為《古文尚書》為東晉梅賾所偽。閰氏首先依《漢書》〈儒林傳〉、〈藝文志〉及〈楚元王傳〉的記載,確定古文尚書出自孔壁,為魯恭王壞孔子宅時所發現。並確定古文尚書的篇數即今文尚書篇數再加十六篇。接着閰氏再確認真本《古文尚書》亡於永嘉之亂的結論。到了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獻《尚書》卻多出二十五篇,此二十五篇「無論其文辭格制迥然不類,而只此篇數之不合,偽為可知也」。接下來,閰氏透過各種實證法確立二十五篇古文為偽,包括使用實證法與虛會法。實證法中又包含了用引文比對的方法,典禮制度和史實的考證法及訓詁、書例辨證法。例如,第31條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前三句出自《荀子》所引《道經》,「允執厥中」則出自《論語·堯曰第二十》。第64條提到〈胤征〉有「玉石俱焚」之語為出自魏晉年間。另又指出孔傳有與地理沿革不合者,第87條提到積石山在漢昭帝時才置金城郡,孔傳卻說積石山在金城西南;第88條提到瀍水出穀城縣,到了晉朝才劃入河南,孔傳卻說其出自河南北山。

同時期的毛奇齡則作《古文尚書冤詞》與之駁辯[1],例如,毛奇齡斷定《道經》是對《尚書》經的尊稱,為了證明其說,他援引漢代緯書《易通卦驗》云:「燧人在伏羲前寘刻《道經》,以開三皇五帝之書。」此說過於遷強,不足以取信於一般學者。一說閰氏讀罷《冤詞》後,曾對《疏證》作了大幅度刪改,乃至於「本為《冤詞》難《疏證》,今轉成《疏證》難《冤詞》。」

紀昀曾指出《疏證》編次欠條理,「支蔓」太多,「衍及旁文,動盈卷帙」,有時支蔓文竟可達數萬言。無怪乎毛奇齡批評其「旁搜曲引,吹毛索瘢,鍛煉成獄」。閰氏在世時,此書僅有抄本流傳,後由其孫閰學林刊刻,即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今傳《古文尚書疏證》只有九十九條,「有目無文」者十二條、「目文全缺」者十七條。錢穆已注意到閰氏撰《疏證》引用梅鷟《尚書考異》內容極多,而多不明引。一說閰氏晚年對《疏證》多有所刪節,可能是為了隱瞞大量引用《尚書考異》而不加註明的困擾。

黃宗羲、紀昀、錢大昕梁啓超胡適等學者皆以為偽古文《尚書》的定案實歸功於閻若璩[2],汪中認為閻氏《疏證》是「千餘年不傳之絕學」。梁啓超說閻若璩「不能不認為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認為自閻攻偽古文《尚書》得勝,漸開學者疑經之風。

視頻

尚書古文疏證 相關視頻

中華勤學故事41閻若璩口吃成大器
清華教授黃德寬《古文尚書》丟失兩千多年後在清華大學重現

參考文獻

  1.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國學大師
  2. 姜廣輝:閻若璩與《古文尚書》公案,中國社會科學網,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