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年味(張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少時年味》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少時年味
最近聽說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一聽到這一消息,心裡倍感興奮不已。我們中國老祖宗的「年」竟然得到了國際認可。也算給盲目過洋節的有些國人以極大的諷刺。可見中華文化多有魅力。說到過年,對於年近50的我頗有感觸。 吃味
少年時的年,記的剛剛記事時,大人們一年四季都忙忙碌碌在田間勞作。只有到了過年才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為了過年而忙碌了起來。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首先要為過年的「吃」而忙碌。最深刻的要數殺年豬了。當年農村,幾乎每戶都修有一個豬圈,大小高低不一。以土坯結構為主,只有豬上下走的過道才是磚砌的。那時的淳樸農民不知飼料為何物,只是從地里拔些野菜或者全家飯後的少的可憐的殘羹冷炙餵給豬吃。
因此豬長得很慢,而且瘦瘦的,到了年跟了,還不是很重。最高興是殺豬那天,整個村的大人都來幫忙,從逮豬到割肉都是左鄰右舍一起動手。在那個窮困年代豬肉是要賣錢的,賣剩的做為年禮送給了親戚朋友。
只有豬的下腳料,我們當地叫「豬下貨」才給我們這小孩飽餐一頓。對於我們確是盼望已久的美美大餐。除此之外,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也讓人久久回味。進入臘月大人們便忙着置辦年貨,平時很少見的雞鴨魚肉多多少少都要買點。新鮮蔬菜也要備一些。過年後招待親戚朋友。也是為了年三十晚上的一頓美美大餐。忙了一年的莊戶人家,也要犒勞一下全家。至今依稀記得當年是全家老少都坐在炕上,圍着一張方桌。等老人家坐下,父母才讓我們靠邊坐下。當然如果是家中唯一男孩或最小也可以靠着老人坐的。
望着擺滿桌的平時難得一見的飯菜,我們的小手不由自主的伸了過去,大人們也裝作看不見。我們滿嘴的嚼着,手還不時的伸手去抓。等大人們拉家常完了,我們小孩也吃得滿嘴流油了。至今回憶起來,過年的記憶還是以吃為主。
玩味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人們一年四季都在忙活,春天播種耕耘,夏天收穫小麥,播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還要播種小麥。冬天有的在家裡加工農產品,有的外出干零活。這樣周而復始。只有到了新年,農人們才放下一年的夥計。隨着新年的到來,也把過去一年的憂愁煩惱丟到了腦後,忘得一乾二淨輕鬆快樂的過新年。在我們這裡有一個習俗,大年初一早飯是有家中男人來做的,成年累月忙飯的家庭主婦可以休息了。
這也是對廣大婦女的眷顧。對於我們孩子都放了寒假,老師布的作業覺得開學還早,先玩起來。年根底大人們要領着去趕大集,走在集上平日蕭條的街道熱鬧了好多。大小商家也在使出全身法術兜售自己的商品。叫賣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花花綠綠的年貨擺滿了好幾條街道。街道的角落響起了久違的鞭炮,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男孩的目光。拽着大人的衣角,到鞭炮攤前挑選了心儀的小鞭小炮,才走開。而那些女孩提着小燈籠,頭上戴着花花綠綠也高興地回家了。大人們則買了撲克、麻將等。回家三五成群,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玩了起來。當然大人的玩是離不開酒的。正值寒冬季節,喝酒即可以禦寒,也可以借酒聊天。
拉拉村裡的新聞,外面回來的打工人也帶來了外面世界的新鮮事。讓人難以忘記的是正月里鬧秧歌,我們農村叫那「鬧完藝」。走完了親戚,村裡的老人就領頭組織訓練。村里大隊出錢購買鼓鑼傘小鼓等物品。各戶出人,按個人特長愛好分別訓練。
幾天之後,便可出村表演。記的當年的隊伍特別龐大,分為大鼓樂隊、傘隊、小鼓、花。小鼓樂隊、丑角、高蹺。現在想起來有一二里地長。表演者沉醉其中,自得其樂,觀看者叫好不斷,流連忘返。那種氛圍至今仍然回味無窮,盪氣迴腸。現在也不時有秧歌演出,缺少了當初的原汁原味。
祭祖
中國人自古就受孔孟思想的影響,講究孝道,特別是在農村。到了年前,家中的大人要領着家中的男丁到家門外的十字路口,焚香下拜口裡不時念着誰誰回家過年。等到了家裡,要請出一年掛一次的寫有逝去先人名字的家堂或照片,高高掛起或放的端端正正。前面桌子上擺滿家裡最好的菜餚,記得必須要有一塊方形的豬肉,作為主菜。表示對先祖的敬畏。加上其他菜也有好幾個。再放上兩杯美酒一雙碗筷。真有侍死者如侍生的感覺。
從大年三十開始好幾天都這樣,家裡香火不斷,並輪流祭拜。在我們這裡主要的祭祖風俗是年初二上墳,要知道這是一家中男丁才享有的特權。這也是我們這裡都希望有個男孩的原因了,可以傳宗接代,不斷香火。記得每年的大年初二,我都要被父親早早叫起,去行使只有男孩才享有的權利也是義務上祖墳。我的姐姐們照樣可以睡懶覺,當時雖然心裡抱怨也無可奈何。記得當年上祖墳的場面是非常壯觀的。天剛蒙蒙亮,在村里大街的中心位置已有人放起了鞭炮。那是全族人集合的信號。在農村是很講究血緣遠近的。親兄弟,叔伯兄弟,堂叔伯兄弟,幾服兄弟都分的很清楚。
由近及遠的親人互相招呼着集合起來。前天晚上大人們早已為逝去的先人準備了紙錢。記得先要用真錢一一在紙錢上貼一貼,以示對祖宗的誠心無二,再恭恭敬敬地疊好。要按照祖先的多少和遠近,至少每人一份,越近越多。還要準備好鞭炮,讓祖先接受金錢時也享受過年的快樂氛圍。
到了家族墓地,首先是到每個墳頭獻紙。每個墳前紙錢焚燒後,都要一一磕頭。像是在給先人拜年。最後是重頭戲放鞭炮,頓時墳前硝煙瀰漫,噼噼啪啪不斷,各種煙花也在空中次第綻放,煞是好看。等到鞭炮煙花放完大家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走親戚
親戚二字也是血緣關係或婚姻關係形成的。古人按照親疏遠近的順序,排列了走親戚的日程。初二是老娘家,初三是姑姨家,初四是媳婦娘家,初五走的都是不做生意的親戚家,因為「五」和「無」諧音,怕影響親戚家生意興隆。而且走親戚大都是由男性完成的,除了走娘家必須要有媳婦參加。
這幾天的日程安排是先人定好的,是容不得半點改動的。記得小時候走親戚大多是步行,過了幾年有了自行車。去的時候都要手提竹筐或皮包,裡面或多或少放點食品。大多放饅頭和包子,饅頭房在下面,包子放在上面,最上面蓋上一條毛巾,這就是當年的禮品。剛到親戚家門口,便有人迎出來了,說着等了好久了。見面要先給老人拜年,老人口頭說不要拜了。還是笑呵呵的等着,等我們剛剛起身,便拿出了捏的鄒鄒巴巴一元鈔票。說是給我們的壓歲錢。至今想來那情景仍令人難忘。一邊啦着家常,一邊招呼大人入座。小孩如果大人不多可以坐在母親身邊。但是一般要男女分開坐,男席是沖門上席的,女席則是偏席。隨着幾盤菜上桌,大人們邊喝酒邊拉起一年的事件,回憶起一些過往的陳年往事。當時的菜很少,為了親戚到來才擺了幾盤像樣的。所以看到大人們只是舉了舉筷子,並沒有夾菜。在再三的邀請下才在面前盤子裡夾了幾口。
親戚還要換菜,把最好的放在客人面前。表示熱情。漸漸地家常拉完了,大人小孩也吃飽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要把帶來的包子饅頭留下一些,親戚總是拉着不讓留。在你留我拉的拉鋸戰中,留下了少些。便在親戚的歡送中走上了回家的路。很遠了親戚還邀請下次再來,不停的打招呼。
人到中年,回味少時年味,遍觀現在過年。雖然現在經濟發達了,物質豐富了,交通便利了……但缺少了滿滿的儀式感。好多事是金錢能夠解決的,但有些是金錢不能代替的。比如親情,年齡,氛圍等等。
現在想起來兒時的年味真真讓人回味![1]
作者簡介
張斌,男,漢族。生於1974年。籍貫濟南商河。濟南市商河縣新航實驗學校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