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富源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富源县隶属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部,地处东经103°58′~104°49′北纬25°~25°58′。东邻贵州盘县、西接麒麟区、沾益区,南抵罗平县、贵州兴义市,北连宣威市,面积为3251平方公里。2012年,富源县总人口79.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7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2.8%;少数民族人口7.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04%,其中彝族、水族、回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富源县为中山山地,突出的峡谷地貌,其特征为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发达、河谷阶地狭窄,耕地零星分散。最低海拔为东南部的特土峡谷,海拔1110米。富源县属于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降水丰富,四季温和,每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光照热量条件较好。2013年,富源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

2018年10月,富源县入选“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99名。[1]

建制沿革

周秦时,属滇国。

两汉时,属益州宛温县。

两晋南北朝时,属宁州。

隋朝,属益州开边县。

唐朝,属盘州。

南诏和大理国时,为摩弥部。

元朝时,在境内北部设罗山县,属曲靖宣抚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废罗山县,新置平彝县卫,南部仍为亦佐县。

清初,平彝县卫属云南都司、亦佐县属曲靖军民府。

清顺治十四年,废亦佐县为平夷县。

康熙三十四年,以平彝废卫、亦佐废县,建平彝县,属曲靖军民府。

1954年,改称富源县至今。

行政区划

2017年,全县辖中安街道、胜境街道、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十八连山镇老厂镇黄泥河镇和古敢水族乡9镇1乡2街道,161个村、居(社区)民委员会(其中18个社区,143个村委会),1782个自然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富源县隶属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部,地处东经103°58′~104°49′北纬25°~25°58′。东邻贵州盘县、西接麒麟区、沾益区,南抵罗平县、贵州兴义市,北连宣威市。面积为3251平方公里。

地形

富源县地貌为中山山地,突出的峡谷地貌,其特征为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发达、河谷阶地狭窄,耕地零星分散。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南北长约103千米,东西宽约54千米,两头宽、中间窄,呈薯形相衔狭长地形。全境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境内最高海拔为西北部的营盘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为东南部的特土峡谷,海拔1110米。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春秋气候干燥温和,夏季降水丰沛,年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4.3℃。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低气温-11.0℃(1983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34.9℃(1963年5月31日)。最低月均气温1.5℃(196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8℃(1963年5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3.5℃。生长期年平均170天,无霜期年平均264天,最长329天,最短18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91.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64.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42.4天,最多191天(1964年),最少124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565.2毫米(196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34.5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水文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3251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二级河块泽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水城河、篆长河、木浪河等6条,总长342.1千米;三级河流有洞上、东门、西门、恩乐、白马、迤佐、补木、民家、海章、托田、补掌、古木、红岩脚、扎外、舍马、顺场、岔河、朝阳箐、社安、鲁木克、田冲、舍打沟、普冲等44条,总长427.3千米,年径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块泽河,发源于中安镇支锅石村,从西北向东南流经中安、大河、营上、竹园、富村、老厂、十八连山等镇,长163.7千米,流域面积133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6.2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洞上、东门、西门、恩乐、白马、迤佐、补木、民家、海章、托田、补掌、古木、红岩脚、扎外等31条。[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3年,富源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

矿产资源

2013年,富源县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富源县含煤面积833平方公里,占面积1/4,地质储量141.02亿吨,探明储量64.57亿吨,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8.8亿吨,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富源县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

水资源

2013年,富源县地处滇东多雨区,属珠江上游的山区县,自然水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量1332毫米,水资源总量28.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 支流,主要河流有块泽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长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内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500立方米,全县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万立方米。已建成的三岔河电站、响水河电站、细戈电站、跌水电站、坝后电站年发电量11120万千瓦时。

生物资源

2013年,富源县森林树种有45科106种,牧草110余种,优良畜禽品种10多个,农作物品种285个。[4]

5人口民族编辑 201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8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01万人,乡村人口63.37万人,男性43.77万人,女性39.6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3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0%。

经济概况

综合

2012年,富源县实现生产总值15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35.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0.24%、完成年计划的1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0.9%、完成年计划的10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完成年计划的101.7%。实现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9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1.24%,完成年计划的101%。实现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2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82%。从产业看,农业再获丰收,预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4.1 %、完成年计划的103.8%。

第一产业

2012年,富源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完成年计划的102.7%,其中:实现粮食总产36.3万吨,魔芋产量15万吨、产值4亿元;收购烤烟33.89万担、收购值3.68亿元,育成优质仔猪240万头、出栏肥猪162万头、肉类总产量16.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3%。

第二产业

2012年,富源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1%,其中:生产原煤2300万吨、洗精煤260万吨,实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15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5%,生产焦炭128万吨、实现焦炭产值22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5.2%,发电136亿度,实现发电产值38.4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19.5%。

第三产业

2012年,富源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1 %。园区经济开局良好,每年工业园区完成投资2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上交税金4亿元、带动就业9852人。非公经济步伐加快,在GDP中所占比重达51.5%、同比2011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8年,富源县初中升学率从54.9%提高到76.1%,高中毛入学率从26.38%提高到60.8%,高中升学率从56.4%提高到61.9%。36万人次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各项科普活动深入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运用,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4.5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08年,富源县水族舞《吞口》获得江西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展演优秀奖,大河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富源县图书馆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社会保障

2008年,富源县实施1.5万户民房除险建设工程,为509户贫困户建盖安居房。实行烤烟入户预检收购,为烟农节约交售成本1193万元。 著名人物编辑 富源县的著名人物有周春晖、王甲纲、孙士寅、王甲本、武文渊、谢显琳、张璁等。[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