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氏评论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密勒氏评论报》,副标题: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郑保国 著,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新书约1000种,重印书2700余种次,出版物已覆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1]和工程技术各领域。现有产品中,大中专教材占35%,学术图书占45%,一般图书占20%。在文史哲、法学、经济管理、学术普及、汉语教学等出版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2]。
内容简介
托马斯·F·密勒和约翰·B·鲍威尔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启了美国专业报人在华办报的历史。《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引ling了中国周刊时代的“政治和财政之周刊”。在刊行的32年里,刊物历经了密勒和鲍威尔父子三任主编。它一开始就宣称自己遵循美国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刊物主编致力于将美式专业办刊方式移植到中国,并使之逐渐适应中国本土的需求。编辑团队还迅速培养起了一个包括中国年轻知识分子在内的国际读者群体。刊物以在华“密苏里新闻帮”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支亲美的跨国、跨领域、跨地域和跨党派的新闻专业团队。依靠这一团队,刊物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在华的语言障碍和种种新闻封锁,开启了在华外报专业化办报的新纪元。刊物还将包括客观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一些专业报道方式和深度报道手法综合运用于其新闻活动之中,从而以鲜明的专业办刊特色在在华外报中独树一帜。小鲍威尔主笔时期,刊物逐渐走上了美国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对立面,宣传色彩也日益浓厚。它的财经特色和美式专业办刊特色也逐渐褪变。1953年7月,《密》宣告停刊,成为最后一份离开中国大陆的在华外报。
作者介绍
郑保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史,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所教授课程为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
参考文献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
- ↑ 规模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