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宣仁太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宣仁太后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本名: 宣仁太后

别称: 高太后

所处时代: 宋朝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人。英宗皇后,神宗时尊为皇太后。元丰八年 (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秉朝政,起用司马光等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政,放逐变法派,史称元沘更化。且割地西夏,与之妥协。死后,哲宗才得以亲政。 [1]

人物生平

高太后(公元1032-1093年),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实际执掌朝政9年,病死,终年62岁,葬于永裕陵(与神宗同处)。

高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l032年)出生于一官宦世家,其小姨为曹太后(仁宗皇后)。她4岁时被接入宫,公元1065年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后,宰相王珪立即宣读宋神宗遗诏,由宋哲宗继皇帝位。宋哲宗八岁即位,尊奉宜仁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向氏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军国大事由太皇太后暂时处理,一切按照真宗刘皇后听政的先例办理。同月,朝野内外大臣上书要求小皇帝宋哲宗听政,并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即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任用司马光为宰相,文彦博、吕公著等人也相继上台,掌握了朝政,司马光等人任用刘挚、王岩叟等人为谏官,竭力诋毁攻击变法派。当时宋哲宗年龄尚幼,根本不理朝政,因而司马光等在宣仁太后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同时坚决打击变法派人物和奉行新法的各级官僚,如吕惠卿、章惇、蔡确、吕嘉问等人,这些变法派人物有的被贬,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逐出政府机关,不一而足。吕大防、梁涛、刘安世等人还把支持变法的八九十名官僚划入王安石、吕惠卿、蔡确等人名下,认为他们结成死党。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佑更化"。元佑期间的一切措施都是在宣仁太后的操纵下进行的,直到元佑八年(1093),宣仁太后去世,年轻的宋哲宗才亲自处理朝政,改元"绍圣"(绍述宋神宗之政)。

高太后执政[1]期间,"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等,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枯更化"又应西夏的要求,将王安石变法期间宋夺回的西夏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今宁夏东部和陕西省北部)还给西夏。

高太后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而著名。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潮,即程朱理学

亲族

高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想升他的官,高后谢绝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

高太后的两个侄子公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皇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历史评价

由于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所以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

元祐八年(1093年)秋,高太后病重,召大臣吕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说:"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俩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几天后,高太后病死于汴京。终年62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