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守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守贞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守贞汉语词语,拼音是shǒu zhēn,释义为守护 坚贞不移节操;婚前不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婚后不与除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是贞洁的表现。

一般称守贞操为守贞,守贞节为守节。现代守贞观提倡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守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守贞 [1]

外文名称 Keep chastity

拼音 shǒu zhēn

来源 伦理道德

近义词 守节

提倡者 范仲淹

典籍 《义庄规矩》

词语解释

【四角码】ㄕㄡˇ ㄓㄣ

详细解释

贞操是关于伦理道德的阐述,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与除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皆为贞洁的表现。

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观念不同者认为守贞包括不可脑中幻想着配偶以外的人自慰。中国古代片面要求妇女守贞,男子则不必。现今提倡守贞的团体则强调男女平等,男女都该守贞以杜绝性滥交导致的性病猖獗和堕胎,离婚率高,家庭和婚姻不和谐,道德底线沦丧等许多社会问题。

词条引申

贞操与贞节不同但常被搞混,贞节通常指配偶死后的改嫁。

守贞节的观念在中国许多朝代并不强烈,清人方苞曾言,"自周以前,妇人不以改适为非,男子亦不以再嫁为耻。"北宋初年的妇女改嫁也是平常事,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佑早死,他就把儿媳妇嫁给了门生王陶,范仲淹订立的《义庄规矩》中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王安石曾令子离婚,替媳妇另择夫婿。司马光也不反对夫妻离婚,"夫妻以义合,义绝则离"。《宋刑统》规定妇女居丧不得改嫁的期限为二十七个月,哲宗时,寡妇居丧时间缩短至一百天。方苞表示:"尝考正史及天下郡县志,妇人守节死义者,周、秦前可指计,自汉及唐亦寥寥。北宋以降,则悉数之不可更仆矣"。

元朝时蒙古人还有所谓的收继婚,即夫死后嫁给丈夫儿子的婚姻。明朝为了革除胡俗,法律严厉禁止收继婚,违者处以重刑;娶父、伯、叔寡妇者判斩首,娶寡兄嫂或弟媳者判绞死。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强烈批判宋儒"理欲之辨,适成恶而残杀之具"。俞正燮撰《节妇说》和《贞女说》二文反驳理学的贞节观,"女再嫁与男再娶者等。……其再嫁者,不当非之,不再嫁者敬礼之,斯可矣"。

现代守贞观

观点

守护心灵净土,崇尚乐而不淫,婚前无性,婚后有节,男女共效。

在单身的时候提高自身修养,在择偶的时候注重心灵沟通,在交往的时候行为和乎礼法。婚前不发生性行为,婚后忠贞于伴侣。男女双方共同遵守。

具体为如下四个观点:

1、守贞是守护心灵净土,是男女共同的信仰

--纯真平等

2、不轻易牵手,更不轻易放手

--慎重

3、发乎情,止乎礼

--尊重

4、婚后忠贞于伴侣

--忠诚责任

背景

《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伪"是人为,非天真之意。大意是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

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现代某些人标榜法治社会,却忽视道德观念,钻法律的空子,心灵净土已然失守。

随着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入侵,很多人都把老祖宗的守贞思想视为封建残余,不顾其积极正面的意义,一味抹杀。

现如今早恋、一夜情、婚外情等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可堕胎低龄化,离婚率居高不下,以及性滥交导致的性疾病横行……对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对社会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不加以正面引导,势必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何况有那么一群人,自尊自爱,向往纯洁美好的爱情婚姻。他们的坚持却在现实洪流中,被嘲笑,被误解,甚至被歪曲,被打击,难觅知己。

是以,应该积极反思,寻找解决途径。

于此,守贞吧提出现代守贞观,与有识之士共勉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