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远楼(张国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远楼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威远楼》中国当代作家张国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威远楼

威远楼,又名雄镇楼,俗称钟鼓楼,出于军事目的而建,有“威服远人”之意。位于陇西县城中心,是陇上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古建筑之一。是丝绸之路古道上西出长安的第一座钟鼓楼。

威远楼是甘肃建成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从洪武元年算起,其重建年代比天安门早59年,比西安钟楼早350年。它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是研究甘肃明代建筑的实物资料,也是陇西古建筑的集大成者。历史上,钟鼓楼往往建造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战略要地,从威远楼的建成和历代的修缮经营中,可以反映出陇西长期为边陲重镇和甘肃最早省会的历史地位。

威远楼建成至今,历代文人墨客、名臣武将接踵登临,饱览壮丽山川,挥毫泼墨,抒发豪迈情怀,形诸歌咏。其间,留下了大量颇具文学价值的佳作,为这座名楼增添了无限魅力。

该楼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楼址在当时的古渭砦城东北方。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迁建现今位置。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官府把计时的铜壶滴漏及更鼓安置楼上,击鼓报时,因而俗称“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天下太平,地方官府进行大规模重建,构筑砖墩台基,台基之上架木结构,形成面宽五楹,进深三间,回廊围绕,四面明窗的格局,气势超越了前代,更名“雄镇楼”。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6年),知府陈廷伦鉴于该楼面貌衰微,动员官绅士民踊跃捐款,聘请能工巧匠大展才艺,进行第二次大的维修。同时,将内部一层增改为三层,丹青施绘,美仑焕采,从而形成现今的风貌。此前的顺治三年,此后的道光十七年、光绪二十八年,巩昌府县官吏及驻巩封疆大吏也曾多次筹款,组织了局部维修。新中国成立后,陇西县政府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3年蝉联递修,或撤朽换新,或修建钟亭,或加固座基,使威远楼青春永驻,稳如磐石。196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威远楼为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楼体由座基和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方正厚实,根深蒂固;楼身巍然高耸,飞檐啄空。楼脊飞龙走兽,蟠螭并竞;内部梁头斗拱,挟持制约。楼顶正脊塔刹凌空,两端鸱吻蹲坐顾盼。垂脊兽头,昂首向天,戗脊套兽,栩栩如生。外观线条简洁,神韵飞扬,构成一道道优美的轮廓线。

一楼围绕24根廊柱,象征农历二十四个节气;底层内柱12根,象征一年12个月;二楼内柱12根,则象征一天12个时辰;加上三楼内柱12根,总计上下36柱象征36天罡。斗拱有102朵,制作精美,且各层斗拱形态各异。一、二楼普柏材上置斗拱四辅作,三楼斗拱形如蜂巢,出五跳,八辅作,其上叠置如意斗拱以传承上层檐部荷重,使出檐深远。彩绘优美,梁坊间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五彩遍装,旋子、盒子、如意、云头、八宝如意、折带枋,枋口绘龙凤。门窗雕镂精美,如八吉祥中的套方胜,竹报平安中的冰裂纹,表现出明清时期盛行的装饰特色和审美情趣。在威远楼上漫游,如同走进一座艺术博览馆。

附着于威远楼上的匾额、楹联、铁象、铜钟、石刻及展出的文物、古城模盘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北宋崇宁铜钟,重达4吨,属国家一级文物,是甘肃省最早的有铭款的铜钟,其厚重大气的造型,如同威远楼的风貌,充分体现了陇西地域文明的泱泱风范。

该楼外部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不只是增加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屋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卯梁之端的斗拱,既具装饰性,又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歇山式屋顶九条脊渐渐收分,使屋顶显得稳重大气,又与下部呼应和谐,浑然一体。坚实的座基具有极强的抗震稳固性。1920年12月16日,威远楼经受了八级大地震的冲击,仅在座基上裂开了一道3寸宽的口子,后人在缝隙处钉了几只大蚂蝗钉,之后裂缝自然愈合了。威远楼经历数百年风雨烈日的侵蚀和人为损坏而巍然屹立,与其构造合理,设计严谨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

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在1941年8月5日上午,日本强盗九架飞机侵入陇西上空,在威远楼周围投下350多颗炸弹和两枚燃烧弹,却没有伤着威远楼的一砖一瓦。据说当时有一条黄龙从楼下腾起直冲日寇飞机,使得强盗飞机看不清目标,还差点撞到山头上。这许多传奇故事,给威远楼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威远楼也成了陇西人最感到自豪的标志性建筑。

崇宁铜钟声闻四达

崇宁铜钟,悬挂于威远楼一楼南侧,因铸于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所以称“崇宁铜钟”。铜钟高2米,直径1.33米,重约4吨。关于古钟的历史要追溯到我国先民从晃动的植物果壳得到启示,于是有了用陶土制成的铃,后又进化为铜铃、铜铙、编钟。古时敲钟除祭祀天地,迎吉纳祥外,还有庆丰收、祈愿风调雨顺之意。敲钟的另一功用为报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钟,乐钟也,秋分之音万物钟成,故谓之钟。”

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巩昌知府唐树仪重修威远楼时将钟移置其上,此钟大气厚重,钟上的文字、覆莲、几何形条纹清晰可见。当阳光映照钟身时显得更清楚,并泛着柔和的铜褐色。钟口呈莲瓣形,口沿微敛,钟顶置狮首钮。狮子怒目圆睁,正视前方,狮须自然下垂舒展,工艺精细,观之古朴典雅,肩上铸覆莲,有四个对称的圆穿,器腹上下饰两圈凸棱纹,内又分铸两层,每层又分四格,每格之间用竖行栏纹相隔,形似回字。第一层格内铸有“皇帝圣寿万岁,重臣千秋,法轮常转,国泰民安”十八个大字,字体浑厚圆润,苍劲有力。竖行栏纹内书“大宋壬午岁崇宁元年正月铸成”,竖行栏纹内还铸有六字真言,每字寸许,颇有气势。第二层格内和竖行栏纹内依次铸有通远军地方官员和吐蕃族官员、信士、僧人的职衔名称等,下腹近口沿饰水波纹。崇宁铜钟做工十分精美,楷书字体端正饱满。

铜钟体量巨大,声音洪亮,形制古朴,铸造精美,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冶炼技术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甘肃省黄河以东现存年代最久远的青铜大钟。清代陇西文人杨朝栋为威远楼题写匾额“声闻四达”,崇宁铜钟击之声闻十余里,留下了对铜钟的无限遐想。

关于铜钟移置楼上的经过,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在清道光十六年间,要将重达4吨的铜钟移置楼上,楼基高达数丈,就在官僚绅士们束手无策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夫却在一旁“嘿嘿”发笑。郡守见状问:“老汉莫非有好法子?!”老农不冷不热地回答:“我都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会有什么好法子。”说罢就不见了。郡守闻言醒悟,令人运土堆坡,大铜钟就沿着土坡缓缓地运到了楼上。

1958年,政府出资对威远楼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另造亭架将崇宁铜钟悬置一楼外南侧。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崇宁铜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这一神奇的古钟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每逢威远楼开放,来这里的游客都想敲响此钟,体验古钟文化的韵味,祈愿国泰民安。

楼上楹联

云霖罗锦堂:

登高望远进一步,处世为人退三分。

罗博士解释,应为“处世为人让三分”,因甲骨文中没有“让”字的写法,故用“退”字代替。

时中柴学孔:

铜掌天高露溢盘,丹邱细雨芝含彩。

意指威远楼之高和彩绘艺术之精。

清光绪周景曾:

此地是渭州旧治,其民有唐俗遗风。

此联是清人写唐时。威远楼是古渭州陇西历史的标志、亮点,颂扬陇西历史,传承历史文明。

王了望:

面背即无何须有名象分殊一缕香中观绀发

去来自在岂真渭月潭掩映万缘息处见青莲

王了望信天写佛,文中多佛语。

王了望风雅堂联:

​ 镜涵秋水,窗落浮云,静里文魔搅脑,硬翻邺架千函,一任日长似岁;

壁挂焦桐,箱留汗简,起来古道照颜,猛望齐州九点,何妨眼大如箕。

邺架,藏书。唐邺侯李泌家多藏书,后以“邺架”喻藏书之多。焦桐:古琴名。

佚名

洮渭涌双流,听栏外鲸钟震响,直接关塞;

井参攀列宿,看匣中龙剑干宵,欲动星辰。

“洮渭涌双流”,指洮河和渭河两条河流。“栏外鲸钟”,指崇宁铜钟。“直接关塞”,在当时陇西即是关塞地带,说明战略位置的重要;“井参”,分别为28星座(宿)之一,“匣中龙剑”,系夸张之意,指威远楼之高,“欲动星辰”,应了民间俗语“陇西有个钟鼓楼,半截子塞在天里头”。

王海颿:

一家书画李将军,两世勋名郭仆射。

此联是对古人的颂扬。“一家书画李将军”,指李思训(公元651—716年)和李诏道父子。李思训,唐杰出画家,字建风、建军,唐宗室,封彭国公,世称“大李将军”,擅画山水,笔力遒劲,格调细密,自成一家,世称“李将军山水”,为后世画青山、绿水所取法。李诏道,唐杰出画家,思训之子,以画山水见称,人称“小李将军”,世称父子二人为“二李”。郭仆射即郭子仪。

伯福祁永膺:

不可无松石间意,所愿为名教中人

讲了做人立身的道理。

西村李朝栋书: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系文人抒情楹联。

福永堂主人闫士璘:

东鲁雅言诗书执礼,西京明诏孝悌力田。

“东鲁雅言”,指孔子的礼教,“西京明诏”指陇西杨恩写明诏,很有名。即东有孔夫子,西有杨恩,突出了古陇西名人辈出之意。

楼上清康乾巩昌城模盘

巩昌府城模盘长5米,宽3米,共15平方米。按1:1200的比例,是府一级的城垣,四座城门均有瓮城,再现了陇西的土城砖帽的建筑结构。东西南北共11座城门,23座城墙箭楼,包括威远楼、府治县治各种庙宇共50余处官方建筑,充分体现了陇西歇山式、硬山式、卷棚式、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等丰实的建筑风格特征。它是以《巩昌府志》和《乾隆县志》为蓝本,创意独特,是裙围式汉代瓦当射猎带状浮雕,以汉唐历史底蕴折射陇西康乾盛世的繁荣和文化底蕴。模盘的设计制作原原本本体现了陇西城象征一顶乌纱帽的城垣轮廓,北关为帽顶,为圆形,东西关为帽翅,大城为帽芯。城中的道路主要通道东西南北穿插在建筑和民居当中,均不取直,是当时一种战略的设计布局,陇西古城大气浑厚,可守可防,曾是西北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陇西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城市的出现和发展。陇西有二千多年悠久的筑城史,早在公元前384年,陇西地方就建立了县一级行政组织——道县。其故城在今陇西文峰镇渭河北岸,原三台乡王家新庄以东的二级台地上,这是史书有记录的最早的陇西古城肇始之地。

历史上陇西古城因其建置沿革的变化几易其址,今天的陇西城坐东北朝西南,南北两山遥相对峙,西河、南河、渭河三水环绕城郭。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当时陇右道驻地就是现在的陇西,上柱越公汪达镇守陇右,将县城从东面迁移5000米,筑于今天县址,所以民间还有俗语:“先有汪家人,后有巩昌城。”城池是一座城市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形象标志。古代城池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东南西北四条街都是丁字路。丁字路口多有利于城内部署兵力御敌,敌人进入城中时就容易阻截。瓮城和箭楼、角楼的设立更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陇西古城正是按这种设计布局和“南面为正”的理念,依山川河流走向而构建城池。

关于陇西古城,乾隆版《陇西县志》记载如下:“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79年)指挥刘显重修,周九里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一尺,壕深三丈七尺,阔三丈,门四:东曰永安、南曰武安、西曰静安、北曰清安。月城门四:东曰迎晖、南曰来熏、西曰柔远、北曰镇朔。皆复以层楼、角楼四、戍楼四。窝铺砖堞各若干。宪宗成化五年(1470年),知府李钺、知县陈忠、致仕参政杨仕敏、城北郭提学伍福有记。武宗正德中、巡按御史罗玉潘、许翔凤相继檄知府朱棠,增东西二郭至二六年(1521年)讫工。世宗嘉靖初总制唐龙重葺大城暨三郭。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分守陇右道参议李维祯,以北郭居民倍于大城,市肆咸集,垣低堑狭不称保聚,恢扩旧基筑之,期年而竣,高深匹大城,而广阔过之,可兼容二郭之民。北关门曰:保昌、东曰:翊秦、西曰:镇羌,通东西二关,又各有门曰:东顺、西顺。楼橹铺堞毕备(有角明楼28个),严严翼翼与大城相犄矣。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知府刘文琦重葺大城及东西二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巡按御史金鼎、镇守总兵柏永馥、分守陇右道参议王纪、署府通判谢鉴、知县许上通再修大城,砖堞女墙焕然一新。旧制大城属卫,三郭属县。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卫,城郭均属县。”据该志又载:“东郭城楼,边的城池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鲁廷琰新建。西郭城楼,雍正十一年知县鲁廷琰新建……”。这次新建包括东西顺门在内的古城九门,在原基础上相继修缮了城楼、城门、瓮城、角楼。砖石和黄土筑就的城池在建造者看来就是铁打的营盘,在以农耕文明基础的冷兵器时代可谓固若金汤。

城门是包括城楼、瓮城、箭楼、角楼等在内的一组建筑,兼备参政杨仕出入通道和对外防御功能。一般来说,城池的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城门,具体开多少座城门,则根据城市规模、城内道路、交通状况和军事战略地位而决定。城楼——也叫城门楼,是城门的标志。由城台、城楼和城门洞口三部分组成,城台是基础部分,宽40米、顶宽36米、进深22米、高12米,与城楼相连,较之略高。城楼建在城台上为二层,五开间木结构建筑,楼连台通高40米,为歇山顶式单檐或重檐。屋脊上望兽和脊兽一应俱全。所有砖构皆染以朱红色,梁枋和斗柱则施以绿色、蓝色的条纹和别具一格的彩画,一些细节部位有时还用金色,这是城楼的传统配色,古香古色,端庄典雅。城楼在瓮城、箭楼、角楼的包围下,是城门防御系统的最后一环,和主攻防守的箭楼不同,城楼的作用是标志城门的位置,观察、控制进出人流。建造一座城门,要先看地形再打基础。确定没有流沙、淤泥,地基里就不用打桩,而是填上碎石、灌石灰浆,等石灰浆凝固之后,再铺条石,后在条石上砌砖,城砖为一顺一丁排列,后修发券。所谓发券就是修门洞,用木架子撑起门洞的形状,按形状砌砖,等灰浆干了,木架子撤下来,门洞就形成了。城台修好后,就可以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尺寸摆柱础石(俗称柱丁石)。在柱础石上立柱,建木结构的门楼。城楼是砖木结构,城台全是砖砌的,不像城墙,城墙是夯土后墙外再包砖或不包砖。

城门洞——开在城台下面。最早的城门洞为圭角型,宋代以后发展为券门,明代陇西古城城门就是券门。门洞高6米、宽3~4米,两边各有一扇铁皮包的对开式门,日出而开,日落而关。

瓮城—是建在城楼前的小城堡(陇西俗称月城或瓮圈子)。与城楼左右墙体连为一体,其墙高、宽与城墙基本一致,四隅均为抹角,长约80~120米,宽约60~80米,平面形状呈半圆形长方形或月牙形。闸楼通常修在瓮城的左拐角或右拐角处,其门洞与城楼的门洞不能相对直通,一般呈直角。这种在城门外修建瓮城的做法是中国古城池特有的建筑风格,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基本上每一座瓮城内都有庙宇。每座瓮城建一座关帝庙或叫真武庙,殿内无塑像,仅供牌位,建在瓮城左侧或右侧,个别瓮城内还建有祠,表达着彰显武力、奖励忠勇、希冀安定的原始设计意愿。其周围是常住居民,一般一个瓮城内少则四五户,多则十来户,大多数为小手工业作坊主。箭楼——筑在瓮城上,与城楼相比箭楼是一座形似城堡的简朴建筑。位置和城楼相对,其下城台略高于瓮城墙。面阔三至五间,朝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辟有对外攻击或防御用的箭窗,箭窗的数目少则数孔,多则十数孔。在防御战中,箭楼站在整个城门防御系统的最前端,进攻火力集中于此。闸楼——是以瓮楼门洞为核心建筑,三面都有箭窗,形似箭楼,只是规模小。闸楼的门洞没有门扇,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控制机关在闸楼内。瓮城上闸楼的位置或左或右,也有左右都有的。

马道——是登上城楼的专用通道。能登上城门和城墙去占领制高点的马道,修在城墙内侧和城门楼的左右两侧。轮值的士兵从马道上城,在一座城门与另一座城门之间遥巡。其宽约五米,为一“之”字形土坡,为了防止雨雪天路滑铺有一层城砖,城砖的排列方式为一丁一竖立体式,城砖都有固定重量,每块大约几十斤。时光飞逝,历千年沧桑,昔日的辉煌已凝固为永恒的历史,成为久远的故事,离我们远去。陇西古城的破坏,主要是清同治年间、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六七十年代。今天我们只能从这副模盘和泛黄的《巩昌府志》、《陇西被兵记》、《陇西县志》等文献中领略陇西古城的风采。[1]

作者简介

张国柱,原陇西县旅游局局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