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魯閣戰役,太魯閣族稱為抗日戰爭(太魯閣語:Tmgjiyal mrata Nihung),日本帝國與太魯閣族之間的戰役,在1914年5月17日至8月28日發生於太魯閣地區的戰役,亦是二十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一場戰役。
日本帝國為徹底壓制台灣生蕃建立其統治威信,並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而主動展開討伐之有計劃的軍事行動,也是五年理蕃計劃中最受重視也是最後一場戰役,戰爭前的準備期長達二年,多次的探勘、觀測、地圖描繪周詳,五年理蕃計劃中,一場戰役動用的軍、警、人伕最多,運送補給線最長,軍需耗費也最多,作戰時間長達三個月的一場戰役,而被定義為「戰役」主因是:太魯閣討伐戰役軍費財源,是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經帝國議會通過,以及佐久間左馬太以總督之尊親征,可代表日本帝國征服東台灣之歷史戰役[1]。
蕃地調查與理蕃道路之修築
在日本人的印象中,太魯閣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之中最為兇猛的族群,其與日本關係宛如兩個獨立且敵對的國家,其次,太魯閣地區,尤其是內太魯閣,直到日本統治台灣的17年之後,仍然是一片空白,甚至,連素有「台灣蕃通」之稱的「森丑之助」都沒進去過,所以自明治43年(1910年)以來,日方對太魯閣地區進行過多次蕃地及蕃情的調查,先有三次嘗試性的探勘之後,始有大正二年(1913年)9月至11月的「太魯閣討伐之準備探勘」,共組成合歡山、能高山、得其黎溪及愚屈、巴托蘭等四個地區的探勘隊,次年,日方又展開第五次的探勘行動,而在每次的探勘行動中,探勘隊亦負有開鑿、修築道路之使命。綜合這幾次的探勘結果後,日方遂刊行出版「太魯閣事情」一冊,並分發給太魯閣蕃地肅清準備之工作人員,先讓他們了解欲攻打地區的地理環境,以避免重蹈在「新城事件」發生時,因不熟悉地形而攻打失敗的覆轍。
台灣史上最大的山難
雖然日方展開了多次的探勘行動以及動員了軍警、腳伕、賽德克族「托洛庫群」,但因為太魯閣族的地域性強加上地勢險峻及天災,使的日本方在探勘也吃了很大的苦頭。1913年3月22日因為一場寒流來襲使的「合歡、奇萊北峰方面探險隊」一夜之間凍死或墜崖死亡者多達89人,當時測量探險隊隊長野呂寧,事後把這件事記述非常詳細,大正2年(1913年)3月,台灣高山還籠罩在酷寒的天氣之下,身為測量技師的野呂寧明知此時不宜上山,然而五年理蕃計劃已經到最後階段了,再「角板山之役」、「李棟山之役」,這兩場大型的戰役完成後,事實上,剩下最後,也是最棘手的「太魯閣戰爭」。比起前述的戰役,無論是角板山、李棟山,早在清朝時代就已經有漢人進去采樟,其中,台灣巡撫劉銘傳更數度討伐角板山,所以,那個地方的形勢,日本能夠確實掌握,然而太魯閣地區卻是一片空白,可以說是軍事上的黑暗地帶,在戰爭開始之前,如果沒有確實的地理資料,可以想見,日軍將陷入盲目作戰,因此儘管時機不宜,野呂寧還是得硬著頭皮上山[2]。
視頻
太魯閣戰役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回顧這場百年太魯閣戰役有何感觸? ,央視網新聞頻道,2015-8-31
- ↑ 台灣少數民族介紹:太魯閣族(組圖) ,搜狐,200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