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千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牛》是中國當代作家千河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牛
天牛,不是天上的牛,而是一種昆蟲。
夏天,陽光蓬勃,草木茂盛,蟲兒也多。在河邊、湖畔、草地行走,經常可以看到蟲兒的身影,有蟬、蜻蜓、蝴蝶、椿象、螞蟻,有蟋蟀、螞蚱、紡織娘、金龜子,也有蜘蛛、七星瓢蟲、天牛、蚯蚓、水螅等等。它們的身影是活潑的,富有動感韻律:有的會飛,有的善跑,有的能爬,有的喜掘土,各顯其能;它們或特立獨行,或比翼雙飛,或結夥成群,姿態各異;它們有的親密無間、卿卿我我,秀盡無限恩愛,有的掐架鬥毆、你死我活,似乎不共戴天……倘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小智慧在,有小精明在,有小謹慎在,有小狡猾在,有調皮無賴在,也有忠厚老實在,宛如人世百態。
天牛出沒時,常在大雨過後。七八月,雷聲急,暴雨驟,一陣噼里啪啦的響動之後,會很容易發現天牛,已死的或未死的,在草地上,在樹下。天牛和樹幹的顏色相像,具有隱匿色或保護色,平時不易發現。
我看到的這一隻天牛,就在一片樹葉之上。樹葉潮濕,它的身子隨風而動。它的身材,不如蟬大,身體深赭色,黑白相間的斑紋,身披黑硬的鎧甲,兩肩聳起,像古時的武士,全副武裝。吸引人的,是它突起的額頭上,有兩隻長觸角,一節一節的,一節白,一節黑,緊密相連,黑白相間,就像美猴王頭頂上的雉雞翎,做派十足。那對觸角,根部有節,能轉動,很結實的樣子。「一條牛,有翅膀,兩條辮子比身長。」這兒歌說的就是它這個特徵。它的兩隻黑眼睛,占據了腦袋一半,延伸到觸角之後,像動漫里的機器俠,戴着眼罩。
我試着上前捉它,小心翼翼,沒想到仍驚動了它。它起飛時,翅膀張開,像披着透明披風。其實,這天牛笨頭笨腦,你去捉時,它根本不張開翅膀飛走,總是等被捉到以後才慌了神。甚至,有時手已碰到它的身上,它也沒有反應。
我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為在它三角狀的頭部,有一口鋒利的牙齒。它的鉗狀咀嚼式口器,據說能咬穿硬木,何況人的血肉手指。孩童時,有小玩伴曾被它的牙齒咬過,留下一道明顯白印,感覺生疼。
它鋒利的牙齒,讓它走向了益蟲的對立面。天牛喜歡隱匿自己的行蹤。在成蟲期,它進行補充營養、覓偶、尋找繁殖場所等活動時,較易被人們發現。除此之外,它均隱蔽在樹木體內危害,使樹木枝杆洞孔累累,極易導致風吹折枝,所以人們叫它「鋸樹郎」。蘇東坡有詩云:「兩角徒自長,空飛不服箱。為牛竟何益?利吻穴枯桑。」從中可看出對天牛的痛恨。齧桑、齧發,這樣奇怪的異名,足見它非善類。
作者簡介
千河,必讀社簽約作家。